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5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p>1 1~5的认识</p><p>第一课时</p><p>教学内容</p><p>1~5的认、读、写及顺序</p><p>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p><p>教学目标</p><p>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p><p>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p><p>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p><p>重点难点</p><p>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p><p>难点:1~5的书写。</p><p>教具学具</p><p>1. “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p><p>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p><p>教学过程</p><p>一 学前准备</p><p>1.了解数数情况。</p><p>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p><p>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p><p>△ △ △△ △△ △ △ △△△ △ △ △ △</p><p>● ● ● ●● ● ●● ●● ● ● ● ●●</p><p>二 探究新知</p><p>1.创设动画情境。</p><p>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p><p>2.数数。</p><p>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p><p>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p><p>最后集体交流。</p><p>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p><p>3.认、读数字1~5。</p><p>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p><p>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p><p>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p><p>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p><p>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p><p>(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p><p>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p><p>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p><p>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p><p>(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p><p>5.学习数序。</p><p>(1)逐次感知1~5的数序。</p><p>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p><p>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p><p>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p><p>(2)整体感知1~5的数序。</p><p>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p><p>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p><p>6.学习1~5各数的写法。</p><p>(1)学习1、2的写法。</p><p>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p><p>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p><p>(2)学习3的写法。</p><p>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p><p>(3)学习4、5的写法。</p><p>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4是先写“”,再写竖,成“4”。5的第一笔先写“”,再写横,成“5”。</p><p>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p><p>1.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p><p>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p><p>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p><p>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写出来。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p><p>3.练习三的第1题。</p><p>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如“第一组图,因为上面写着2,所以我就涂2个气球。”说时不突出颜色,要突出数量。</p><p>四 思维训练</p><p>1.数一数,然后在括号里填数。</p><p>☆有()个,○有()个,△有</p><p>()个,□有()个,♢有()个。</p><p>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p><p>○ ○ ○ ○ ○ ○ ○ ○</p><p>3.在里画你喜欢的图表示数。</p><p>35</p><p>参考答案</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略</p><p>2. 2023</p><p>3.提示: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个数对即可。</p><p>思维训练</p><p>1. 20235</p><p>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时,可涂不同位置,只要数量对即可。</p><p>3.略</p><p>教材习题</p><p>练习三</p><p>2.略</p><p>4.有3头象。还可以数长颈鹿、斑马等。</p><p>5.略</p><p>板书设计</p><p> 1~5的写法</p><p>“1”要从上到下,略倾斜,不能写成竖。</p><p>“2”从左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p><p>“3”注意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滑些。</p><p>“4”要注意第二笔的起点处比第一笔的起点处略低,同时倾斜。</p><p>“5”的下半圆要写得圆润些,占满格。</p><p>备课参考</p><p>教材与学情分析</p><p>通过“农家小院”这一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通过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教材第16页,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①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②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出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p><p>教材第16页将1~5的写法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集中教学1~5的写法。老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中,分散教学难点。</p><p>课堂设计说明</p><p>创设学生自由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抽象的数中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基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得到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