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11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设计

<p>本帖最后由 桂馥兰香 于 2023-8-6 10:53 编辑 </p><p>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p><p>第一课时</p><p>教学内容</p><p>8、9的认识</p><p>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4题。</p><p>教学目标</p><p>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初步建立8、9的表象。</p><p>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p><p>3.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p><p>4.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p><p>5.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p><p>重点难点</p><p>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9的组成。</p><p>教具学具</p><p>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圆和五角星等。</p><p>教学过程</p><p>一 学前准备</p><p>1.口算。</p><p>4+2=5-3=7-5=2+2=</p><p>3+4= 6-2= 7-4= 7-1=</p><p>2.复习数的组成。</p><p>3.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p><p>4.在○里填上“”“”或“=”。</p><p>7○62○55○73○30○16○4</p><p>二 探究新知</p><p>1.揭示课题。</p><p>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9。</p><p>板书:8、9的认识</p><p>2.数数,认识8和9。</p><p>(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p><p>(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p><p>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p><p>(3)集体交流。</p><p>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有1个老师,8个学生)</p><p>图中有8棵树,可以用8来表示。(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p><p>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p><p>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p><p>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p><p>……</p><p>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p><p>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p><p>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p><p>(4)请同学们摆出8个○。</p><p>请同学们摆出9个自己喜欢的图片。</p><p>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p><p>(1)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7颗珠子,然后拨上1颗。</p><p>提问:通过拨珠子你想到了什么?(原来有7颗,又拨上1颗,现在有8颗珠子,8在7的后面,8比7多1……)</p><p>再拨上1颗珠子,现在你能说说又知道了什么吗?同桌互说。</p><p>引导学生说出:8添上1是9,9在8后面,9比8多1。</p><p>(2)出示放大的尺子,让学生观察。(先出示到8,再出示到9)</p><p>提问:直尺上有多少个小段?8写在什么位置上?9写在什么位置上?</p><p>学生读数,从0读到9,再从9读到0。</p><p>4.学习比较数的大小。</p><p>老师分别出示两组点子图,指导学生抽象成数,然后让学生填写,最后交流比较的方法。如8和9比,谁大谁小,为什么?(89,我是数出来的,8个点子比9个点子少1,所以8小于9。还可以是想出来的,因为9在8后面,8再添上1才是9,所以8比9小,○里填小于号,89)</p><p>5.区分基数和序数。</p><p>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一遍。</p><p>然后,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p><p>再给从左起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p><p>老鼠排第1,谁排第9?(小猴)小龙排第几?(第5)</p><p>像上面这样,同桌互相提问。</p><p>6.学习写8和9。</p><p>老师边示范边说,8是一笔写成的,要写圆滑,无棱角;9也是一笔写成的,上半部像个“○”,9的竖像“1”,写时上半部分和一竖要连起来。</p><p>学生书写练习。</p><p>学生在书上的练习格里描写8、9,最后在练习本上写。</p><p>7.学习8和9的组成。</p><p>(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要求:边摆边说,几和几组成8,8可以分成几和几。</p><p>(2)集体交流。</p><p>老师板书:</p><p>(3)启发提问: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同学说一说。</p><p>读一读:7和1组成8或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7和1或8可以分成1和7。</p><p>(4)请同学们拿出9张圆片,摆一摆,说一说9的组成。</p><p>(5)摆后填□。</p><p>(6)同桌说说,看到每一组想到了什么?</p><p>(7)师生游戏:对口令。老师:7和1。学生:组成8……</p><p>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p><p>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第1题。</p><p>老师指导做第一题,其余的自己做。</p><p>先读再填:如3和5组成几,3和5组成8,□里填8……</p><p>最后集体交流,同桌互查。</p><p>2.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第2题。</p><p>学生自己动手圈,老师巡视。</p><p>3.练习十一的第1题。</p><p>老师读完要求后,让学生连线。</p><p>4.练习十一的第2题。</p><p>5.练习十一的第3题。</p><p>可以动态显示:先出示小白兔“我在第1车厢”,接着往下出示,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交流,互相检查。</p><p>火车进山洞了,看看每节车厢上填几。</p><p>6.练习十一的第4题。</p><p>四 思维训练</p><p>1.△△□○○○△☆△</p><p>(1)从左边数起,□是第()个,☆是第()个。</p><p>(2)从右边数起,□是第()个。</p><p>(3)△有()个,○有()个。</p><p>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p><p>3.分一分。</p><p>参考答案</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2023</p><p>2、3.略</p><p>4. 2023或89</p><p>5.第8车厢提问题略</p><p>6. </p><p>思维训练</p><p>1. (1)38(2)7(3)43</p><p>2. 202364</p><p>3.比5大的数:2023比8小的数:202367</p><p> 板书设计</p><p>8、9的认识</p><p>写8时运笔要圆滑,占满上下两半格;</p><p>写9时,上半部分要圆,占满上半格,竖要稍向左倾斜。</p><p>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有多少时称为基数,即8、9;</p><p>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即第8,第9。</p><p>8的组成: </p><p>9的组成: </p><p> 备课参考</p><p>教材与学情分析</p><p>教材第50~52页上8、9的认识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和展牌上的字等。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和给从左数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p><p>8、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也比6、7的要求略高一些。首先要求学生自己摆出8和9的组成,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去摆,教学的起点比6、7有所提高。其次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去推出,特别是9的组成要求学生看到一组组成,马上想到另一组组成,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组成。</p><p>课堂设计说明</p><p>数数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和线索,先引导学生数树、花和黑板上的字等数量是8的物体,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有关8的具体数量,然后引导学生数学生和老师的人数、花盆的数量,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9的数量。关于8、9的序数意义,可先让学生按照要求涂色,然后分组适当讨论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区别,让学生正确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数字8和9比较难写,首先让学生搞清楚8和9的字形,然后着重说明写8和9的笔顺,最后进行书写练习。让学生在摆学具的活动过程中感受8和9的组成。重点突出教材上提示的几种组成,8和9的其余组成情况,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让学生感受两个数合起来是8(或9)的过程,为后面学习8、9的加减法做好准备。</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