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6、7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p>第二课时</p><p>教学内容</p><p>6、7的加减法</p><p>教材第42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5~7题。</p><p>教学目标</p><p>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p><p>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p><p>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p><p>重点难点</p><p>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p><p>教具学具</p><p>6根小棒,7个圆片,7朵花等。</p><p>教学过程</p><p>一 学前准备</p><p>1.口算。</p><p>2+1=1+2=3+1=2+2=</p><p>4+1= 1+4= 2+3= 3+2=</p><p>计算后指定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p><p>2.填空。</p><p>二 探究新知</p><p>1.老师谈话。</p><p>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以内数的减法了。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有关6、7的加减法。</p><p>板书:6、7的加减法</p><p>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p><p>(1)学生摆圆片。(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p><p>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p><p>(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老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p><p>1+5=</p><p>提示学生观察: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不完全相同)</p><p>引导学生思考: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呢?两人一组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p><p>学生甲:因为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个圆片,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5+1。</p><p>学生乙: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个圆片,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1+5。</p><p>老师说明: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同学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p><p>(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p><p>可有不同的算法,如5+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5和1组成6,所以5+1就等于6。还可以往后数一个:5、6,5+1就等于6。还可以数小棒,1、2、3、4、5、6……只要计算正确,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但要强调第一种用数的组成来口算。让学生互相说说5+1等于几。</p><p>(4)引导学生比较:5+1=61+5=6</p><p>老师引导学生: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p><p>引导说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算法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调换了位置。</p><p>3.学习减法。</p><p>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从7里面去掉6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6。</p><p>让学生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p><p>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如7-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和6组成7,所以7-1等于6。也可以这样想:7可以分成1和几,7可以分成1和6,所以7-1等于6。还可以想:1加几等于7,1加6等于7,所以7-1=6)</p><p>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减法算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7减去1这部分,就得6那部分,7减去6那部分,就得1这部分)</p><p>4.学习教材第42页“摆一摆,填一填”的三组题。</p><p>(1)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一组题。</p><p>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再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说图意,边填空。</p><p>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摆的,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p><p>(2)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二组题。</p><p>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p><p>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p><p>③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加以指导。</p><p>(3)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三组题。</p><p>①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说加法的意思,列出加法算式3+3=6。</p><p>②引导学生看着这幅图,再说减法图意,列出减法算式:6-3=3(有6个△,去掉3个绿的,还剩下3个粉的,还可以说一共有6个△,去掉左边的3个,还剩下右边的3个,算式是6-3=3)</p><p>③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等于几吗?怎样算?(可以想6的组成,因为3和3组成6,所以3+3=6)</p><p>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等于多少呢?(可以想因为3+3=6,所以6-3=3)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p><p>同桌用数的组成说一说这两个题的计算思路。</p><p>让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算出6-2,6-4,7-2,7-5,同桌互说思路。</p><p>5.学习写算式。</p><p>(1)老师在黑板上的写字格里示范写6+1=7和6-2=4,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p><p>(2)学生练习写算式。</p><p>(3)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所写的算式。</p><p>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p><p>1.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p><p>先让学生试着独立算一算,并填空。然后交流,评价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边摆边算。</p><p>2.练习九的第5题。</p><p>3.练习九的第6题。</p><p>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巡视指导,最后组织交流。</p><p>四 思维训练</p><p>1.看图写算式。</p><p>2.直接写出得数。</p><p>4+3=2+5=7-5=1+6=</p><p>5+2=7-3=7-6=7-4=</p><p>3.看图列式。</p><p>△△△△△△△</p><p>()+()=()()-()=()</p><p>参考答案</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2023</p><p>2. 略</p><p>3. 6-5=16-0=66-2=46-4=26-6=06-1=56-3=37-5=2</p><p>7-7=07-0=77-2=57-4=37-6=17-1=67-3=4</p><p>思维训练</p><p>1. (1)6+1=71+6=7(2)7-4=37-3=4</p><p>2. 20232023</p><p>3. 2+5=7或5+2=77-2=5或7-5=2</p><p>教材习题</p><p>练习九</p><p>7. 0+4=46-3=32+5=7抄写略</p><p>板书设计</p><p> 6、7的加减法</p><p>根据6和7的组成可直接计算6和7的加减法。</p><p>一图两式:</p><p>5+1=61+5=6</p><p> 备课参考</p><p>教材与学情分析</p><p>有关6、7的加减法,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圆片的两幅直观图,让两个小朋友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6-1=5、6-5=1两组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可以表示两个算式。紧接着教材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景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如第一组都用6朵花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p><p>课堂设计说明</p><p>教学6、7的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分别像教材上图示反映的场面那样,两人一组实际摆一摆圆片,根据摆的过程,一人写一个算式并算出得数,由此引出“一图两式”。然后利用第42页所安排的情景图,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摆学具计算6、7的加减法,并分别根据摆的过程得出两组算式。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横着先摆两个加法算式,再摆两个减法算式,一方面巩固“一图两式”的内容,另一方面突出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一图四式”做准备。写算式时,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让他们一开始就能正确且工整地写算式。</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