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四)
<p>《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p><p>教学内容:</p><p>教科书第1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三第6、7题和思考题。</p><p>教学目标:</p><p>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p><p>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p><p>3、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p><p>教学重、难点:</p><p>引导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p><p>学情分析</p><p>1、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并且对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还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p><p>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是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p><p>3、学生的认知能力,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水</p><p>教学过程:</p><p>一、猜猜想象,导入新课</p><p>1、谈话:我们前两节课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借助模型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指名学生说说,全班交流)</p><p>除了同学们介绍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p><p>2、猜猜想想。</p><p>投影出示三幅正方体的展开图,提问:看图想一想,这些图形是怎么得来的,你怎么知道的。</p><p>3、揭示课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课题)</p><p>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p><p>1、研究正方体展开图。</p><p>谈话: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些图形是把正方体展开得来的,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p><p>出示例3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得到这个图形吗?</p><p>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p><p>(1)各小组交流如何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形成如图形状。</p><p>(2)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有困难的可寻求老师帮助。</p><p>(3)和组内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p><p>(4)全班交流:请学生实物投影展示,边剪边说:第一步,剪开3条棱,展开上底面;第二步,展开正方体的侧面,剪开4条棱;第三步,翻折下底面。</p><p>(5)把剪好的平面图形重新折叠起来,再慢慢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体会其剪的过程和方法,并在展开图上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观察这六个面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相对的两个面中间隔着一个面。)</p><p>(6)你还能沿着其他棱把正方体展开吗?请你用自己的小正方体试试。</p><p>学生自己尝试,成功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和发现,再在全班交流。</p><p>小结:同一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是不一样的。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