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五)
<p>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p><p>一、教材内容 :教材P60 例1</p><p>二、教学目标 :</p><p>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p><p>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p><p>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p><p>三、重点难点</p><p>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p>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p><p>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答题纸</p><p>五、教学过程</p><p>一、情境引入</p><p>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p>(1)提问:(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瞧,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p><p>(2)质疑: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支彩笔?</p><p>2.口答列式 师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你会列算式吗? 指名回答;312或123,教师板书123= 3.尝试计算 提问;123该如何计算?</p><p>(1)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p><p>(2)小组内交流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写或画在答题纸上。</p><p>(3)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p><p>方法1:连加 12+12+12=36</p><p>方法2:分解组合 103=30 23=6 30+6=36</p><p>方法3;拆数 比如93=27,33=9,27+9=36</p><p>二、互动新授</p><p>1.讨论比较算法 讨论:以上算法哪种比较简便呢?说明原因</p><p>(1)小组内讨论</p><p>(2)集体交流,说明理由 (方法三和方法四都好理解,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一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二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比较简便。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非常麻烦。)</p><p>2.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引导: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的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请同学们试试看。</p><p>(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逻并适当指导。</p><p>(2)教师指导学生板书讨论结果。 生1: 1 2</p><p>(3)让板书的两个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思路</p><p>生1:先用2和3相乘得6,再用10和3相乘得30,30加6得36.</p><p>生2:先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也就是30,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3直接写在十位上。</p><p>(4)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