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四)
<p>【教学内容】</p><p>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页例1、第41页连一连、第44页练习七第1题。</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p><p>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p><p>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p><p>【教学重点、难点】</p><p>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p><p>【教学过程】</p><p>一、引入。</p><p>大约九十年前,英国的科学家贝尔德发明的电视机,电视成了人们获取咨询,娱乐放松的重要途径之一。</p><p>张丽华同学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她可以如何调查呢? (一个一个问)她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呢?(画正字)一笔代表一个学生,一个正字代表五个人。</p><p>请大家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了些什么?</p><p>最喜欢科普类的同学有多少人? 你是一下子就知道答案,还是需要想一想、算一算?</p><p>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先来看统计表。(板书课题)</p><p>二、学习新知统计表</p><p>1.认识统计表</p><p>(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p><p>(2)把表格填写完整</p><p>(3)合计表示什么意思? 算出总和,填写完整。</p><p>2.统计表的组成</p><p>(1)我们填写的这份表格是什么主题? 还需要一个标题,某班</p><p>(2)为了更加完整,我们还需要说明制表日期,2023年10月</p><p>(3)表格中,第一行是项目,第二行是数据。 我们现在就学这种只有两行的简单统计表。</p><p>三.学习新知统计图</p><p>1.有了这份统计表,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还可以画出统计图</p><p>2.出示统计图,认识统计图</p><p>这是一幅未完成的统计图,我们来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p><p>有标题,(齐读), 时间, 节目类别,这里有4个类别,横着的这条就是横轴,有个词叫纵横交错, 那么竖着的这条表示数量的就是纵轴, 从下往上,从0到20人。 读一读这里的数,我们发现,每一格表示2人, 当然了,每一格也可以表示1人,3人,4人我们根据需要来选择。</p><p>科普类上面有一个直条,画到哪里? 你知道为什么要画到这里吗? 表示科普类有6人,为了更精准地表示数据,我们还要在直条上面写上6, 这里要不要加单位呢? 这里的数据不完整,需要我们补充完整。</p><p>综艺类的是多少人?如何用直条表示呢?画到哪里?为了方便美观,我们可以先画外框,再涂阴影。</p><p>3.学生补充完整。</p><p>小结: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p><p>4.简单分析数据。</p><p>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什么?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p><p>5.认识特点。</p><p>说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p><p>小结。</p><p>四、统计实践。</p><p>1.完成练一练</p><p>(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只能选一项。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p><p>(2)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p><p>(3)全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注意标题和日期。</p><p>(4)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p><p>2.做练习七第1题。</p><p>学生阅读题意,了解统计内容和数据,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和还想到什么</p><p>四、全课总结。</p><p>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对于统计,你有哪些体会?</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