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08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p>五年级《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p><p>教学目标:</p><p>1. 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p><p>2. 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p><p>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p><p>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愿意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昨天晚上我们又亲手制作了轴对称图形,谁愿意展示给一下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共同来分享!看来同学们已经能灵活制作轴对称图形了,那么你还能动手画出轴对称图形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p><p>二、探究新知</p><p>1.(课件出示P23 情景图1)图中画了什么?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个图形,他画的对吗?</p><p>(1)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指出错误之处。</p><p>(2)你能画出房子的另一半吗?学生动手尝试画。(PPT演示,学生对照改正。)</p><p>2.(出示情景图2)你能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吗?</p><p>(1)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完整的图形大概是?</p><p>(2)学生尝试画,并和同桌交流画的过程。</p><p>(3)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课件示范,并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找出关键点--数准对称点--连接各点)</p><p>(4)进行检验。(看关键点和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p><p>(5)结合方法再次修正自己的作品。</p><p>3. 完成课本P24的练习1。</p><p>4. 比较练习一问题和前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相同点:画图方法相同。</p><p>不同点:前两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对称轴在图形上。练习一的问题给出的图形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对称轴在图形之外。</p><p>三、达标测试</p><p>1. 课本23页泡泡3。</p><p>2. 练一练2题。</p><p>四、图片欣赏</p><p>五、课堂小结</p><p>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画轴对称图形应注意哪些问题?</p><p>板书设计:</p><p>轴对称再认识(二)</p><p>1. 找出关键点</p><p>2. 数准对称点</p><p>3. 连接各点</p><p>[教学反思]</p><p>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淘气画的图片,说出这个图形不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改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动手操作画一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认识。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活动练习由易到难,梯度练习,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方法,就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p><p>[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 (二)(第23~24页)</p><p>[教学目标]</p><p>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特征。</p><p>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p><p>[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