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p>《观察物体》教学设计</p><p>执教教师:安徽省来安县实验小学 于祥</p><p>教学内容: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p><p>教学目标:</p><p>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判断从正面、上面、侧面看物体时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且能够准确的画出物体的三种视图。</p><p>学情分析:</p><p>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这部分内容,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生活场景,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和空间图形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中。</p><p>教学重点难点:</p><p>学生能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图形,体会摆法的多样化和唯一性。</p><p>使学生建立小正方体位置运动变化摆成的图形的空间表象。</p><p>教学准备:</p><p>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等。</p><p>教学过程:</p><p>一、情境导入</p><p>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4个小正方体想摆出一个立体图形(随机摆放几种让学生看看),但我只让你们看到它的正面,你能猜出我放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吗?来,男女同学只给一次机会,看看谁能猜对。(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p><p>2.师:其实老师摆的图形看到它的正面是3个正方形。看来,只看正面图形同学们并不好确定老师究竟摆的是什么图形。别急,今天的知识能帮到你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p><p>(板书课题 :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p><p>【设计意图】趣味竞猜,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p><p>二、探究新知</p><p>1、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方法多样性和不确定性</p><p>(1)出示内容,明确要求。</p><p>探究: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怎样摆出从正面看到是三个正方形的图形?</p><p>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p><p>(2)学生动手拼摆,交流方法</p><p>师:好,请同学们拿出4个小正方体。请根据你对图形中信息的理解,用你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先摆一摆并画一画。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p><p>【设计意图】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教师在这里给出学生探究要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摆放方法的多样化。</p><p>(3)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p><p>a、呈现摆法</p><p>师:谁来说说你的摆法?</p><p>(指名学生台前展示,反馈全班同类型的摆法有多少)</p><p>b、观察验证</p><p>师:这些种摆法你还缺少哪一种?快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摆一摆,从正面看到是三个正方形吗?</p><p>C、揭示方法</p><p>师:刚才我们摆了那么多图形,其实这些图形的摆法都是有联系的,你们看这三种(第一类)都是先摆好三个,再在三个后面任意摆一个,依靠前面的面遮挡后面的这三个;(第二类)也是先摆好三个,再在前面的任意位置摆一个,依靠这一个遮挡后面的面,不影响从正面看到的情况。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把三个当中的一个前移一下,或后移一下,方法是不是就更多了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