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07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二)

<p>周长的认识</p><p>教学目标:</p><p>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p><p>2.通过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画曲为直的思想。</p><p>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p><p>学情分析:</p><p>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本节课通过描、找、说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p><p>教学重难点:</p><p>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周长的方法。</p><p>教学过程</p><p>一、 初步感知,理解周长。</p><p>(1)摸摸自己的腰,学生独立说出腰的一周。</p><p>(2)汇报交流。谁愿意来说一下腰的一周指的是哪里?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p><p>(3)师总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绕腰一周,最后又回到这点,这就是腰的周长。</p><p>二、感知周长的概念。</p><p>活动一:感知物体的周长。</p><p>(1)出示教材83页的各种物体图片:树叶、数学书、钟面、三角尺等。</p><p>(2)问题:你们认识这些物品或图形吗?</p><p>(3)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或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吗?请小组互相指一指。</p><p>(4)全体汇报,互相指正。</p><p>(5)总结: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物体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它的周长。</p><p>活动二:感知图形的周长。</p><p>(1)出示图形,请同学们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p><p>(2)教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