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06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初步认识》教案(八)

<p>《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p><p>一、说教材</p><p>1、说内容</p><p>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几分之一。</p><p>2、说教材分析</p><p>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p><p>3、说学情分析</p><p>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p><p>4、说教学目标</p><p>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p><p>(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p><p>(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p><p>5、说教学重难点</p><p>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p><p>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p><p>6、说教学准备</p><p>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p><p>二、说教法与学法:</p><p>1、说教法:</p><p>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p><p>(1)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p><p>(2)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p><p>(3)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教学。</p><p>2、说学法:</p><p>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p>三、说教学流程</p><p>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p><p>(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p><p>(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p><p>(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p><p>(4)知识梳理,总结评价</p><p>(5)趣味探究,拓展留疑</p><p>(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p><p>我们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一般要吃什么食物,表示合家团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分月饼开始。(出示多媒体)</p><p>师: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个?</p><p>师: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几个?</p><p>师: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就叫什么?(生:平均分)</p><p>(复习旧知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p><p>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p><p>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p><p>生:不能。</p><p>师: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就是分数。</p><p>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初步认识》教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