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5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

<p>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p><p>教学内容:</p><p>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p><p>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p><p>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p><p>教学重点:</p><p>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p><p>教学难点:</p><p>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p><p>教学准备:</p><p>小黑板</p><p>教学过程:</p><p>一、铺垫准备</p><p>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p><p>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p><p>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p><p>2.引入新课。</p><p>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p><p>二、学习新知</p><p>1.认识公因数。</p><p>(1)出示例9,了解题意。</p><p>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p><p>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p><p>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p><p>(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p><p>交流: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你是怎样想的? 你发现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符合什么条件,就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p><p>(3)引导:现在你发现,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p><p>指出:大家发现,1、2、3、6这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我们称它们是1 2和18的公因数。(板书)</p><p>追问:4是1 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不是?</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