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55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组合》优秀教案

<p>一、教学目标</p><p>(一)知识与技能</p><p>让学生在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p><p>(二)过程与方法</p><p>1.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p><p>2.在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p><p>(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p>使学生初步感受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二、目标解析</p><p>基于学生已有的排列问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解法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解法多样化,同时能比较出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巩固提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p><p>三、教学重难点</p><p>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p><p>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p><p>四、教学准备</p><p>课件、数字卡片等。</p><p>五、教学过程</p><p>(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p><p>1.摆一摆</p><p>课件出示:用5、7、9三个数字,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p><p>(1)学生仔细读题,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p><p>(2)选择不同想法的学生汇报。</p><p>2.导入新课</p><p>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请大家思考:今天学的的知识和排列问题有什么区别?</p><p>【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摆一摆”的活动中回顾解决排列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探究今天的新知奠定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p><p>(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p><p>1.小组交流,初步感知</p><p>(1)理解题意。</p><p>①课件出示第98页的例2。</p><p>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p><p>②小组内说说题意,然后指定学生回答。</p><p>(2)自主探究。</p><p>①猜一猜:得数有几种可能?</p><p>②摆一摆: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或写一写,得出得数有几种可能。同时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p><p>(3)交流方法。</p><p>①学生汇报,选取典型的案例展示。</p><p>方法预设如下:</p><p>方法一:列表法。</p><p>a.引导学生观察上表中数据,有什么发现?</p><p>b.像上面5+7=12和7+5=12只能算一种,他们的和都是12,适当渗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最终得出下表:</p><p>方法二:画图法。</p><p>……</p><p>②引导学生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③小结: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做到有序,得到的得数只有三种可能。</p><p>(4)回顾思路。</p><p>课件演示回顾解题的过程。</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组合》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