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
<p>导学目标</p><p>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p><p>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p><p>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p><p>导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导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p><p>导学案</p><p>看课本图片,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p><p>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p><p>(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学习例4</p><p>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p><p>①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p><p>②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p><p>③画一画。</p><p>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下面是学生的练习纸)</p><p>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画法。</p><p>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p><p>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用尺子量一量)</p><p>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p><p>小结:也就说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p><p>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p><p>(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p><p>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大小没变的?</p><p>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p><p>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p><p>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7和58页,认真看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p><p>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p><p>课堂检测</p><p>把三角形按4∶1放大;把梯形按1∶4缩小。</p><p>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p><p>汇报画法。</p><p>课后拓展</p><p>李师傅把它制作的零件按一定的比画在图纸上,你能帮它标上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p><p>板书设计</p><p>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例4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