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4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公开课《克和千克》课堂实录

<p>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p><p>教学目标:</p><p>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2023克。</p><p>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p><p>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p><p>教学重点:</p><p>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2023克。</p><p>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p><p>教学难点:</p><p>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p><p>2、物体质量的估量。</p><p>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p><p>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p><p>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p><p>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p><p>生:1盒饼干110克。</p><p>生:一桶豆油5千克。</p><p>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p><p>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p><p>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p><p>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p><p>(学生活动)</p><p>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p><p>生:一颗钮扣。</p><p>一个橡皮头。</p><p>……</p><p>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p><p>生:34克。</p><p>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34克是多重。</p><p>(学生活动)</p><p>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p><p>生:牛奶!</p><p>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p><p>生:220克。(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g即克的英文缩写)</p><p>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p><p>(学生活动)</p><p>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p><p>(学生猜)</p><p>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p><p>生:500克。</p><p>师:那两袋呢?</p><p>生:2023克。</p><p>(板书)</p><p>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p><p>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p><p>生:想!</p><p>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出示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p><p>生:1千克。</p><p>(板书)</p><p>师: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p><p>生:想!</p><p>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1千克的盐。</p><p>(组长来领)</p><p>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是多重。</p><p>(学生活动)</p><p>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p><p>生:掂过了。</p><p>师:那1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p><p>生:盐重。</p><p>生:砂糖。</p><p>生:一样重。</p><p>师:怎样知道物品的轻重?</p><p>生:用秤称!</p><p>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p><p>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p><p>生:(回答)</p><p>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p><p>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盐和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p><p>生:可以了!</p><p>(教师称重,学生观察)</p><p>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p><p>生:同样重。</p><p>师:所以……</p><p>(板书)2023克=1千克。</p><p>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p><p>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p><p>生:弹簧秤。</p><p>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p><p>生:(演示)</p><p>(师辅助)</p><p>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p><p>生:想!</p><p>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p><p>(组长来领)</p><p>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p><p>(学生活动)</p><p>师:称完了吗?</p><p>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p><p>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1千克。</p><p>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p><p>五、认识电子秤</p><p>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p><p>生:盘秤、电子秤。</p><p>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p><p>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p><p>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p><p>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p><p>师:昨天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请看画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p><p>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p><p>师:他的问题谁来答?</p><p>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p><p>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p><p>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所以鸡蛋比苹果多1千克。</p><p>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p><p>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p><p>生:想!共6关。</p><p>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p><p>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p><p>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p><p>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p><p>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89页7题)。</p><p>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90页8题)</p><p>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p><p>八、师生小结</p><p>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2023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公开课《克和千克》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