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周教案集体备课
<p>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周教案集体备课</p> <p>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p><p>基本 内容</p><p>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第1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5题。</p><p>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p><p>及难点</p><p>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p><p>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p><p>教学方法</p><p>及手段</p><p>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学法指导</p><p>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p><p>集体备课</p><p>个性化修改</p><p>教学</p><p>环节</p><p>设计</p><p>一、情境引入</p><p>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p><p>二、探究新知 1、找出等量关系 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 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p><p>2、列方程解题</p><p>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我们在五年级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p><p>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p><p>三、引导小结</p><p>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p><p>作 业</p><p>练习一 15题</p><p>板书设</p><p>计</p><p>等量关系式: ①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②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③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执行 情况</p><p>与课</p><p>后小</p><p>结</p><p>周次</p><p>1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2 授课课题</p><p>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p><p>教学基本 内容</p><p>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十一册第2页练习一的6~13题。</p><p>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能够熟练的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p><p>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p><p>教学重点</p><p>及难点</p><p>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 系</p><p>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p><p>教学方法</p><p>及手段</p><p>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p><p>学法指导</p><p>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