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35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p>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p><p>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p><p>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p><p>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p><p>教学重难点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p><p>课前准备 课件、 实物投影仪</p><p>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p><p>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p>一、听算练习:</p><p>求比值: 2:0.5 4:1 20:5 200:50</p><p>90:60 9:6 3:2 0.3:0.2</p><p>两个同学板演:写出过程。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个比式之间会有什么联系?(提出学习目标)</p><p>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p><p>1、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p><p>生的发现:前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后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p><p>板书算式: 2:0.5 = 4:1 = 20:5 = 200:50 = 4</p><p>(22) :(0.52) (2023):(510)</p><p>90:60 = 9:6 = 3:2 = 0.2:0.3 = 1.5</p><p>(2023):(2023) (310):(210)</p><p>观察第一组比,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p><p>以前两个比和后两个比为例,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p><p>教师添加板书,渗透格式的书写。</p><p>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从①到③,从①到④,从②到④等,</p><p>然后小结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p><p>2、观察第二组比,发现规律:方法同上。</p><p>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p><p>(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p><p>3、将上面两个规律综合小结:</p><p>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p><p>4、出示课题:(比的基本性质)</p><p>5、理解概念,找出关键词。</p><p>6、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p><p>① 8:10 =(8+10):10+10 = 18:20 ( )</p><p>② 12:16=(126):(164)= 2:4 ( )</p><p>③ 0.8:1=(0.810):(110)=8:10 ( )</p><p>④ 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 )</p><p>7、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部分知识?</p><p>学生很容易想到这些内容,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联系旧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刚刚学过分数、除法、比的联系,他们的性质能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p><p>问:比的基本性质在数学上有什么用途?(约分、通分)</p><p>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1.20.3 20230 )</p><p>那么我们刚刚学过的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呢?</p><p>学生已经预习过,故学生应该知道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p><p>8、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等式,哪一个比最简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p><p>像1:4 3:2这样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p><p>请学生举出最简比的例子,多找几个学生回答,</p><p>学生在举例的同时加深了对最简整数比的认识。</p><p>由学生总结。最简整数比的特点:</p><p>学生总结,教师板书。1、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p><p>2、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p><p>以后我们写出的比应该都化简成最简整数比。</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