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26

参加教研活动随笔 听高手点评,柳暗花明

<p>本周听了乡里其他学校的几位中段老师的课,收获颇多。尤其是有幸聆听了教研员王丽娟主任的点评,觉得收获颇丰,这一趟,来得值了,全是干货。</p><p> 我对王主任的点评做了简单的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点。</p><p>1、上课、思课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p><p>1、1 从目标入手。本课是否达成了目标。定位: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还有多少没落实,没落实的原因是什么?</p><p>1、2 要给学生传达什么?</p><p>以低段为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例如品质:严谨、细心品质的培养。</p><p>1、3 目标一定后,用什么内容承载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内容最有利于达成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可来自课本、身边、生活。(有价值的内容)</p><p>1、430分钟教学结构合理。备课前思考:教学结构合理足够30分钟,怎么安排?</p><p>1、5 细节。选择的情景合适,不要为了情景而情景。对于孩子有兴趣即可。</p><p>1、6 评价手段有哪些?如何评价?哪些语言评价?</p><p>1、7 小组合作:前提是独立思考。没有思考怎么交流?小组合作是交流思想,互相学习,互相进步。</p><p>1、8 教学手段运用。能简单就不复杂,PPT学生能主动互动完成就不用大量课件。</p><p>1、9 一节课的“魂”?</p><p>1、10 反思课课型有哪些遗憾?</p><p>1、教学设计方面:</p><p>2、1 学习目标设定:</p><p>a.吃透教材:例题编写意图,习题、做一做,配套,重难点清晰。</p><p>b.吃透学生:每个学生、每个班学情不同,学习目标一定不同。</p><p>c.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p><p>2、2目标续写:</p><p>三维学习目标:a.知识与技能</p><p>b.过程与方法</p><p>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2、3教材分析</p><p>a.前后知识关联,定位于作用</p><p>2、4 学情分析</p><p>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现的问题</p><p>2、5 评价任务</p><p>即寻找目标达成的过程,是教学的一部分,不是结果(目标)。</p><p>课的分类:计算课,问题解决课,新授课 ,复习课。</p><p>还可以按照四大领域进行分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与运用。</p><p>通过学习,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思路更清晰了,而不是单纯只知道皮毛,比葫芦画瓢。通过学习更提醒自己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自己更要用更专业的技能驾驭自己所教的学科。同时,用数学学科的宝贵经验触类旁通,继续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切实做一名专业过硬的教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加教研活动随笔 听高手点评,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