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26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p>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p><p>一、 教学内容</p><p>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一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二单元。</p><p>二、 教材分析</p><p>1、内容分析:这是本单元实验探究性较强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且能加以运用。</p><p>2、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学会解决与计算圆锥形物体有关的实际问题。</p><p>3、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p><p>三、 教学目标</p><p>1、知识教学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做对比实验、分析、验证等活动,初步感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由来,能理解并加以运用。</p><p>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以及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p><p>3、思想渗透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习数学的欲望。</p><p>四、 教、学具准备</p><p>1、教具:量筒(2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可装水)、红颜色的水、不规则的石块。</p><p>2、学具:教师指导用硬塑料纸做3组可盛水的圆柱和圆锥(①等底等高 ②等底不等高 ③等高不等底)、适量的水。</p><p>五、 教学过程</p><p>(一) 创设探究情景,激趣引思</p><p>1、教师行为</p><p>(1) 谈话:同学们探究了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想不想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用准备好的学具试一试!</p><p>(2) 演示实验: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在空圆柱里装满红颜色的水,然后倒入一只量筒里;在空圆锥里装满红颜色的水,倒入另一只量筒里,像这样倒三次。</p><p>(3) 质疑: 通过老师做实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p><p>2、学生活动</p><p>(1) 听谈话,明确主题。</p><p>(2) 细致入微地观察演示实验。</p><p>(3)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并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两只一样的量筒里水面高度一样,用空圆锥倒了三次水,空圆柱倒了一次,它们的底面大小及高度一样,两只量筒里水的体积相等、空圆锥装三次的水与空圆柱装一次的水一样多等)。</p><p>(4) 亲自用教师演示用具验证讨论结果。</p><p>(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思维。)</p><p>(二) 提出探究假想,实践验证</p><p>1、教师行为</p><p>(!)启迪:老师做的实验对我们今天的探究活动有什么启发?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设想,并给予各组学生必要的指导,进行小组讨论。</p><p>(2)综述讨论结果,提问:所有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都等于圆柱体积的1/3,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什么条件限制?再让学生观察老师用的实验器具思考。</p><p>(3)促思:同学们设想的条件哪一种正确?大家没有量筒,用你们准备的</p><p>学具怎样才能验证假设?</p><p>(4)合作探究:创新验证方案,怎样让它具有可操作性,教师适当点拨。</p><p>(5)组织学生用确定的方案进行合作探究,实践验证。</p><p>(6)诱导:修正假设,反思结果,得出结论,层层深入。</p><p>2、学生活动</p><p>(1)小组讨论,积极交流,达成共识。</p><p>(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对今天的学习有帮助,假设空圆柱和空圆锥里装水的体积近似等于它们的体积;则老师所用的空圆柱的体积将等于空圆锥体积的3倍,空圆锥的体积就等于空圆柱体积的1/3。</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