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2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p>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p>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p><p>主题:《身高的变化》</p><p>课时: 第1课时</p><p>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p><p>设 计 者:六年级数学教师</p><p>目标确定的依据</p><p>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p><p>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p><p>2. 教材分析</p><p>《身高的变化》是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是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所以教科书呈现了“身高的变化”的内容,意图让教师体会到义务教育阶段统计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使他们想到用数据,愿意用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p><p>3.学情分析</p><p>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对前面学习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p><p>4.目标</p><p>1.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p><p>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p><p>5.评价任务</p><p>1. 检测目标一的达成:环节二</p><p>2. 检测目标二的达成:环节三</p><p>教学过程</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