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p>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p><p>一、教学目标:</p><p>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p><p>2. 通过实际生活中箱装牛奶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数学。</p><p>3.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4.熟记20以内质数,能准确地辩识一个常见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p><p>5.通过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p><p>6.能对现实生活中箱装饮料罐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p><p>二、教学工具:</p><p>CAI课件、题单1张。</p><p>三、教学过程:</p><p>(一)、生活实例引入</p><p>1.观察生活:同学们,我们所喝的液体牛奶通常都是排在长方体的纸箱中。</p><p>请你们猜猜看:通常一箱牛奶的总数量会是些什么数?</p><p>师:真是这样的吗?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箱装的牛奶,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每箱共有多少盒?是怎样排列的?用算式表示。</p><p>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的右侧:24=2023=2023=34</p><p>2.实际数量的多种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p><p>这些数量装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还可以怎样排?(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师补充前面板书。)</p><p>板书:24=46=38=212=20235=35=20232=34=26=112</p><p>提问:你觉得哪种排列方式,实际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勾一勾。)</p><p>为什么?(不便携带)</p><p>3.比较质疑,引入新课:</p><p>现在老师这儿有13盒牛奶,如果将它们排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要求每排数量相等,可以有哪些排法?17呢?19呢?(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教师板书在黑板左侧)</p><p>板书:13=20237=20239=119</p><p>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数吗?</p><p>据学生回答板书,同时说明:像的这样的数还有很多。</p><p>(二)、探究新知</p><p>探究质数意义。</p><p>1.想一想:为什么右边的数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边的数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p><p>四人小组讨论(提示:跟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有关。仔细观察左边这些数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p><p>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p><p>CAI整理揭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p><p>强调:质数只有两个因数。</p><p>如:13只有1和13两个因数,17只有1和17两个因数:19也只有1和19两个因数; 所以13、17、19都最质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