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19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p>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p><p>【设计理念】</p><p>本课教学,我安排四个环节:谜语导入,认识间隔;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扩展延伸;总结回顾,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意在体现在以下两个意图:</p><p>一、将愉快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p><p>上课伊始,我用谜语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是在泡沫条上模拟种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次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式,通过摆手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p><p>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p><p>整个教学环节,始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教学内容】</p><p>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202318页的例1和例2。</p><p>【教材简析】</p><p>本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植树问题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树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路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演示模拟栽树来发现栽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p><p>【学情分析】</p><p>本单元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章节,主要是介绍一些数学思想,让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藏在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p><p>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p><p>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教学重点】</p><p>解决简单的的植树问题的过程,发现间隔数和种植棵树之间的关系。</p><p>【教学难点】</p><p>掌握植树问题模型,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棵树的关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塑料小树若干、泡沫条若干、作业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