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p>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p><p>教学目标</p><p>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p><p>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p><p>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p><p>重点难点</p><p>1.重点:掌握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p><p>2.难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p><p>教具准备</p><p>投影。</p><p>数学过程</p><p>(一)导入</p><p>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p><p>(二)教学实施</p><p>1.出示例2。</p><p>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p><p>(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p><p>(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p><p>(3)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p><p>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p><p>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p><p>8的倍数:8,16,24,32,40,48...</p><p>方法二: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p><p>8的倍数:8,16,24,32,40,48...</p><p>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p><p>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是6的倍数的,就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p><p>2,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p><p>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p><p>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p><p>(1)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p><p>(2)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p><p>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