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14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p>一、教学设想:</p><p>《倍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比多”、“比少”、理解“份”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份总关系”的观念基础上进行的。基于以上分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p><p>(1)、通过“份”初步认识“倍”,使学生初步理解有几份就有几倍。</p><p>(2)、让学生经历“份”迁移到“倍”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迁移等能力。</p><p>(3)、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彼此联系的思想、渗透集合思想。</p><p>二、课堂实录</p><p>课前谈话:</p><p>师:请两名同学自我介绍,(一高一矮)两个人站在这,你能从他俩个子上发现点什么?</p><p>生:**高,**矮.</p><p>师:他的思维真敏锐,用到了“比较”(板书)老师与他比呢?</p><p>生:老师高,同学矮.</p><p>师:为什么一会说他高一会说他矮呢?</p><p>生:他刚才与同学比,现在与老师比</p><p>师:比较要有标准</p><p>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秋季,金秋采摘节又到了,都谁去参加采摘节了,谁愿意介绍介绍我们这都有什么特产?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调动学生兴趣)</p><p>(一)知识铺垫:</p><p>师:上周日我也参加了采摘节,摘到了这些水果。</p><p>1、课件出示图片:***(梨)师: 有几个梨?(3个)</p><p>******(苹果) 师:有几个苹果?(6个)</p><p>2、师:梨和苹果比,它俩的个数有什么关系?</p><p>生:苹果比梨多3个.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还有吗?生答,师重复。</p><p>3、师:这就是原来我们在比较时都是比的“多少”,比较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比“份”(板书)如果3个梨是1份,(画圈)</p><p>6个苹果的个数是几个3?(2个3)那么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呢?(2份)其他同学呢? 都谁同意是2份?</p><p>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几个梨是一份?那应该几个苹果圈在一起?数苹果123圈起来。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谁的个数是这样的两份?</p><p>生:苹果的个数是2份.</p><p>师:3个梨是1份,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2份。</p><p>师:看到我们这么多同学都参加了采摘节,,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参加,你们同意吗?</p><p>(二)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p><p>1、初步感知“倍”</p><p> 看看都有谁来了?贴图片:</p><p>**(2熊猫)****** (6猴子)(不分份)</p><p>师:熊猫有几只?猴子呢?猴子的只数是几个2?</p><p>师:如果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几份?(3)谁还想说?我们来验证一下,2只熊猫是一份,所以要把几只猴子圈在一起?数一数1、2,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几份?</p><p>师:把谁看作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p><p>生: 把2熊猫的只数看作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2、3个同学说)</p><p>师:你们的思维真敏锐,全答对了!就是这样的: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这句话还有一种说法你知道吗?(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你想知道吗? 那请你注意听“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p><p>我们还可以说成“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边说边板书)</p><p>师:(指板书说)2只熊猫是一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你能象老师这样试着说说吗?(3人)你说的很完整,还有谁想说?同桌说。</p><p>好了,我们先说到这,大家看黑板,原来我们比多少时都说谁比谁多几或少几?现在比份还是谁比谁吗?而是说谁是谁的几倍?这句话中有没有你以前没接触过的词语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板书:倍</p><p>2、变换几倍数,说倍数关系</p><p>(1)师:刚才,2只熊猫是一份,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3份,我们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快瞧瞧,又跑来了2只猴子,(课件演示)</p><p>**</p><p>********(不分份)谁的只数没变?谁变了?现在几只?</p><p>还是2只熊猫是1份,(圈)现在“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几份”?(出现文本)我们来验证一下。(圈)几份?</p><p>生:4份</p><p>师: 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4份,那我们还可以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p><p>生:4倍</p><p>师:谁是谁的4倍?</p><p>生: 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p><p>师: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p><p>(2)师:(课件演示再来4只猴子)看又来了几只猴子?</p><p>**</p><p>******** ** **</p><p>生: 又来了 4只猴子。</p><p>师:还是2只熊猫是一份,这回谁能直接说出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p><p>生:6倍</p><p>师::你怎么知道是6倍的?都谁认为是6倍?</p><p>生: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6份(多几名同学回答)</p><p>小结: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6份,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6倍。</p><p>(4)师:大家看熊猫的只数没变,都是2只熊猫是1份,原来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现在怎么变成了6倍呢?</p><p>生:因为猴子的只数变成了这样的6份</p><p>师:对!猴子的只数从原来的3份增加到6份,猴子的只数原来是熊猫的3倍也就变成了是熊猫的6倍。</p><p>(5)联想</p><p>师:如果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10份呢?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p><p>生: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10倍。</p><p>师:如果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50份呢?</p><p>生: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50倍。</p><p>师:如果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100份呢?</p><p>生: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100倍。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2023份,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2023倍)同学们的思路太开阔了。</p><p>师:也就是说: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多少份,(停顿)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多少倍。</p><p>3、变换一倍数,说倍数关系:</p><p>(1)、***(又来一只熊猫)</p><p>********* ***(不分份)</p><p>师:我们接着看屏幕,现在还是12只猴子,又来了谁?12只猴子的数量不变,谁的数量变了?原来是2只熊猫是一份,现在几只是一份?那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4课件演示。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4</p><p>(2)师:现在是12只猴子,3只熊猫,如果这12只猴子的个数不变,继续增加熊猫的只数,猴子的只数就可以是熊猫的几倍了?(这句话明白吗)请你先静静的想一想,好,现在请同桌的2个同学为一组合作摆一摆,听清要求:请你用12个黄圆片代表12只猴子,红圆片代表熊猫。开始!师巡视。可以让一个小组到实物投影上去摆。汇报时这个小组先说。(猫4猴12,)怎样才能让别人一下就能看出来猴子是熊猫的3倍?分份摆!谁说说你觉的他们的这种摆法对吗?(他们不仅摆的对,而且讲解的还很明白)还有哪个组是这样摆的?哪个组和他们摆的不一样?(有时间的话可以到前面摆)其他组对他们的发言还有补充吗?(生生评价)(祝贺你们)还有其他的摆法吗?</p><p>师:可是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12只猴子的只数没变,刚才猴子还是熊猫的4倍,现在怎么经你们一摆就变成是熊猫的3倍、2倍了?熊猫的只数变了,表示一份的数就变了。所以倍数也变了。</p><p>师小结:刚才我们把熊猫和猴子这两种动物进行比较,熊猫的只数是1份,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几倍。</p><p>师:熊猫和猴子来参加我们的采摘节,那他们到底摘到了哪些水果呢?都谁想知道?可是要知道这个答案,就必须通过熊猫和猴子为我们设置的三关,怎么样?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p><p>(三)巩固应用:</p><p>(1) 师:请看第一关:这是我们刚上课时的那副水果图:苹果是梨的几倍?</p><p>生:苹果是梨的3倍</p><p>(3)、师:祝贺大家这么轻松就闯过了第一关!请听第二关:摆一摆:</p><p>①摆两排,第一排摆3个圆片,第二排摆6个圆片。如果第一排的3个圆片是1份,你把第二排圆片分一分,他是这样的几份?2(指名答)第二排圆片的个数是第一排的几倍?2</p><p>| | |</p><p>| | | | | |</p><p>②现在第一排的圆片个数不变,第二排摆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第二排你摆了几个?都是9个吗?你怎么摆的这么快?(你真是一个善于动脑的孩子)</p><p>③第二排摆的个数是第一排的2倍。(开放性)</p><p>你是怎样摆的?大家猜他第二排摆了几个?你评判一下他猜的对吗?那你夸夸他!都谁是这样摆的?谁还有不同的摆法?大家评判用手势评判一下。(鼓掌祝贺)</p><p>(3)还剩最后一关了,大家加油!拍手游戏。老师拍的是表示一份的次数,请你听清楚,拍出我要求的次数。</p><p>师拍2下,如果请你拍出我拍手次数的3倍。你应该怎么拍?谁来试试。怎样才能让别人更清楚的听出是我拍手次数的3倍呢?集体拍。注意停顿。</p><p>谁愿意拍出一份的次数,请你拍出他拍次数的2倍</p><p>好。现在我宣布:大家全部闯关成功!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知道答案了。</p><p>熊猫和猴子在采摘节上到底摘了哪些水果呢?请看</p><p>(4)同时出现图片,都有什么呀?我们来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个呢?(边数边出现个数)</p><p>(鸭梨)2个(苹果)4个 (柿子)8个</p><p>你能选两种水果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弹性题</p><p>(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倍”,你有什么收获吗?</p><p>三、课后反思:</p><p>1、本节课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为材料,能够引起学习兴趣,使“倍的认识”的学习更加激发学生的欲望。</p><p>2、在学习过程的组织中,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倍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比两名同学高矮” ,“比多少”,“比份”引起学生的原有认知,感受比较要有标准,为学生的学习明确方向;然后,通过份建立倍的观念,逐层深入的设计教学环节,力求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p><p>3、练习的设计,重基础及操作。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新问题,自主解决新问题,在发现与解决中提高,同时做到首尾呼应.</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