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5:12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p>《认识钟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p><p>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p>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p><p>课 题:认识钟表</p><p>课 时:一课时</p><p>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p><p>设 计 者:李俊蒙/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郑航附小</p><p>目标确定的依据</p><p>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p><p>数与代数:常见的量: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整时。</p><p>数的认识: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时间),并能进行交流。</p><p>2.教材分析</p><p>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在具体编排上,提供了丰富的与孩子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教材第84页先给出一幅妈妈叫女儿起床的情境图,图中呈现了一个7时的钟面,并标明了时针和分针;床头柜上还有一个电子表显示7时,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并初步认识整时。第84页下面用中文和电子表的形式标明了3个钟面上的时刻,通过这3个时刻的观察,学生会认整时。第85页“做一做”则结合小明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和写法,学生初步了解钟表上的时针一天要转两圈,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p><p>3.学情分析</p><p>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他们正常的生活,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钟表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理解能力还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工具,表盘较复杂。所以,在数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教学更直观、易懂。</p><p>4.教学目标</p><p>(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会认读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达方法;</p><p>(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会读写整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整时的概念;</p><p>(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会合理安排生活。</p><p>5.评价任务:</p><p>1. 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会认、读、写整时,并能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