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数学教研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p>目标任务:把琐碎的教学常规做实、做好,静下心来做好每天的过程性工作。每个级部考试成绩争取超过实验中学</p><p>一、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p><p>1、上传环翠稿件</p><p>2、上传区教学资源,每个级部,每个月20个(包括教学设计、课件、习题、视频等)由备课组长负责落实</p><p>3、完成每周一妙文的上传工作,每个备课组一个月,由备课组长负责。</p><p>4、校园网上传:刘晓阳负责。(校园新闻、新天地、学法指导、家校合作)</p><p>5、完成月读读后感</p><p>二、做好常规教学:</p><p>1、备课:改变以往课时少、抄书本、走形式等低效备课</p><p>①提倡采用“引用+创新”的方式备课,引用优质教案,且要标注出处,在此</p><p>基础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直接红笔在字里行间或者最后修改②注重备“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且能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p><p>③课型要全(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和独属于自己学科的课型)每个课型都要有课时目标。</p><p>④进行差异备课和差异反思。(红笔标注)</p><p>⑤备课中要有三对话:课前对话,通过翻|转课堂进行生本对话;课中对话部分要体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规范表达自己观点,师生,生生,生本有效对话沟通。课后对话主要体现课后反思、二次备课、随堂检测等方面</p><p>⑥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要以课程纲要形式呈现(模板见备课组</p><p>2、上课: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板书提纲,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p><p>注意:(1)在上课时尽量把时间多让给学生,让学生起来多说话,老师只做点拨,提倡少讲精练,能当堂解决的就不要拖到课后,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p><p>(2)每堂课都要有小测,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测最好不放在最后,尽可能留出5分钟,发现问题当场纠正。不要留在课后。这时老师做知识上的梳理和提升,把有些同学出错点记下来,便于下接课在进一步落实。</p><p>作业与批改:</p><p>要有教师批改痕迹。家庭作业:全批全改,有评价语,学生出现问题及时整理在批改手册中,批改记录主要针对家庭作业、错题本和单元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来记录。家庭作业:①控制家庭作业量。②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有评价语,学生出现问题及时整|理在作业批改手册中。每天各备课组统一作业布置,上传至备课组长群,由各级部干事上传到校园网中。</p><p>本学期作业布置的实效性有待加强,不布置辅导书全套及整篇卷子;如本课时有20个题,可以布置10个,其他的10个题可以留作上课作为检测。</p><p>4、错题本的利用</p><p>错题本的使用一直是数学组的一个亮点,用好了,时效性很大,它是一个反思回味整理的过程。错题本:每周至少10题。要求在整理过程中,做到抄准题目、写对答案、分析思路、变式练习。</p><p>三。 课程建设</p><p>数学拓展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各个学校的短板,怎样集全体智慧,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提高的拓展课程是“面向全体、分层提高”,提高优秀生、良好生比例的重要举措。这学期数学学科实行了走班制的分层教学。这一点我们将加大力度。初一备课组苗红主任,新家老师分管A班,B班的试题筛选。初二备课组相林老师,晓阳老师分管A班,B班的试题筛选。初三备课组孙忠丽老师,新芝老师分管A班,B班的试题筛选。</p><p>四。本学期工作要点</p><p>(一)强化教研集备实效,提高个人备课质量</p><p>2.规范数学文本备课书写基本范式,促进有效备课</p><p>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部分,要写清楚师生活动的问题设计、设计目的、以及活动预期,强化深度备课。</p><p>预期目标:备课实效化、深度化</p><p>(二)创新数学教学常规</p><p>1.课时检测机制化</p><p>有效的评价反馈是强化学生学习力的必备条件,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全面落实“课时检测”,形成机制,通过及时反馈跟进,促进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面向全体、分层提高”。</p><p>2.数学笔记系统化</p><p>数学教师科学指导学生将数学学习的重点、难点、错点分类系统整理,错题册、难题集等数学笔记注重实效性,避免形式化。</p><p>3.作业布置科学化</p><p>作业布置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数学作业布置行为,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作业的适宜性、层级性、迁移性、激励性,使作业布置更趋科学化、合理化。除此之外,要遵循教育科学,作业的布置比例安排,尝试遵循6:2:2的比例布置当天,昨天、前天的作业,促进学生更为系统地巩固所学知识。</p><p>在作业批改方面,坚持做到:“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五步走,每一个环节都数学学科抓落实的根本,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常规。</p><p>五、发挥单元检测分析的实效作用。</p><p>根据章节设置灵活组织单元质量检测,学期初各备课组制定单元检测计划。要求检测要按时、分析要到位、落实改进要及时。计划中要求注明检测时间、检测内容、出题人、检测形式等。</p><p>检测完毕,重点作好学生的分析工作,落实出错点,找出每个学生存在的盲区,作好讲评,成绩不太理想的需要重新补考。</p><p>参加人员:各个级部全体学生</p><p>形式:闭卷(考题在第周根据具体情况拟定)</p><p>(2)初一到初三能力拓展(各班选10人)时间;4月中旬</p><p>形式:闭卷(考题在第周根据具体情况拟定)</p><p>结果表达:各班级选择优胜者表扬</p><p>四、协作区活动:数学学科优质课磨课。</p><p>时间:第四周</p><p>参加人员:塔中和十中的全体数学教师</p><p>形式:晓阳,新家老师讲《优质课》大家评课研课。</p><p>六、本学期计划附表:</p><p>附一、教研组工作配当;</p><p>附二:备课组集体备课、单元检测、听课评课计划;</p><p>附一:教研组工作配当</p><p>周 次</p><p>活动内容</p><p>负责人</p><p>第一周</p><p>3.5-3.9</p><p>1学习塔山中学教学工作要求,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p><p>2以备课组为单位研讨、制定本学期备课组计划</p><p>教研组长</p><p>各备课组长</p><p>第二周</p><p>3.12-3.16</p><p>梳理完善自然拼读课程读本</p><p>备课组听课:相林,孙忠丽</p><p>教研组长</p><p>各备课组长</p><p>第三周</p><p>3.19-23</p><p>1教研组听课:王新芝</p><p>2协作区教师构建知识串程研讨</p><p>教研组长</p><p>第四周</p><p>3.26-30</p><p>1、备课组听课:王新芝,孔秀丽</p><p>2、各个级部计算大比武</p><p>各备课组长</p><p>第五周</p><p>4.2-6</p><p>1教研组听课:沈丽</p><p>教研组长</p><p>第六周</p><p>4.9-13</p><p>1备课组听课:王秀丽,孔秀丽</p><p>2 各个级部思维拓展竞赛。</p><p>各备课组长</p><p></p><p>第七周</p><p>4.16-20</p><p>1教研组听课:王文娟</p><p>2教研员复习课指导。</p><p>3级部制定复习计划</p><p>教研组长</p><p>第八周</p><p>4.23-27</p><p>1备课组听课:刘才胜,沈丽</p><p>2 期中复习、考试</p><p>各备课组长</p><p>第九周</p><p>4.30-5.4</p><p>1集体研讨如何上好高效的讲评课</p><p>2各级部进行试卷分析,并找出下一步教与学的措施</p><p>3教师读书学习</p><p>教研组长</p><p>第十周</p><p>5.7-5.11</p><p>1备课组听课:苗红,沈丽</p><p>2 校本拓展课程</p><p>各备课组长</p><p>第十一周</p><p>5.14-18</p><p>1教研组听课: 王文娟</p><p>教研组长</p><p>第十二周</p><p>5.21-25</p><p>1备课组听课:梁玉军、孙忠丽</p><p>2 校本拓展课程</p><p>各备课组长</p><p>第十三周</p><p>5.28-6.1</p><p>1 教研组听课:沈丽</p><p>中考前押题研讨</p><p>教研组长</p><p>第十四周</p><p>6.4-6.8</p><p>1备课组听课:孙忠丽,孔秀丽</p><p>2 研讨“如何做讲中考题”</p><p>各备课组长</p><p>第十五周</p><p>6.11-15</p><p>1教研组听课:相林</p><p>教研组长</p><p>第十六周</p><p>6.18-22</p><p>1、备课组听课:谷婷,赵爱敏</p><p>2 校本拓展课程</p><p>各备课组长</p><p>第十七周</p><p>6.13—6.17</p><p>1教研组听课:李新家</p><p>2以各级部为单位制定好复习计划。</p><p>各备课组长</p><p>第十八周</p><p>6.20—6.24</p><p>1、备课组听课:李新家,刘才胜</p><p>2 期末复习</p><p>备课组长</p><p>第十九周</p><p>6.25-29</p><p>1教研组听课:杨莹钰</p><p>2 期末考试</p><p>教研组长</p><p>初二数学备课组计划</p><p>一、本学期工作目标:</p><p>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长期目标)</p><p>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长期目标)</p><p>3.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目标)</p><p>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月目标,以后作为常态)</p><p>5.培优转差工作(学期目标)</p><p>6.争取年级平均分在全区的前列(学期目标)</p><p>二、本学期工作思路:</p><p>1、集体备课方面:(1)备课组长负责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分工到人,集体讨论,做好二次备课;听课评课,互相学习、优化教学;反思,研究改进教学中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同时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备课组长要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每位教师都要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2)充分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好组内的教研课,争取每个教师至少上一次示范课。每个教师积极参加听课活动,集思广益,打造优势的初二数学</p><p>2、常态教学:教学中要抓好基础教学,要面向全体,抓两头带中间,特别要重视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抓好“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生,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并且做好必修的校本工作。</p><p>3、教师成长:要求各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善于总结,积极参与科研,提高科研能力</p><p>。抓好二次备课,认真反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认真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和点滴经验</p><p>4.充分利用好每周的拓展课,与教材同步,有计划有目标的选择一些思维拓展题,对优秀生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年级的优分率。四位老师轮流出题,资源共享。</p><p>三、本学期单元检测出题人安排。</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