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4:36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p>一、复习指导思想</p><p>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p><p>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p><p>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p><p>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要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p><p>二、复习内容及要点:</p><p>1.数与代数</p><p>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p><p>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p><p>第一单元、升和毫升</p><p>要点:</p><p>(1)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会准确选择升和毫升来计量生活中的物体容量</p><p>(2)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p><p>(3)能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运算;</p><p>(4)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有括号的)及正确计算。</p><p>2.图形与几何</p><p>第三单元、观察物体</p><p>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p><p>要点:</p><p>(1)认识直线、射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p><p>(2)认识角,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与量角,知道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会用三角尺画一些指定度数的角。</p><p>(3)锐角、钝角、直角的认识,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p><p>(4)知道相交和平行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辨认平行线和垂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度量。</p><p>(5)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p><p>3.统计与概率</p><p>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第六单元、可能性</p><p>要点:</p><p>(1)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p><p>(2)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游戏素材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p><p>4.数学思想方法</p><p>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p><p>(1)能根据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解决。</p><p>(2)通过两步或三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实际问题。</p><p>三、复习重、难点:</p><p>重点:梳理知识内容,注意查缺补漏。</p><p>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知识。</p><p>四、总复习的注意事项:</p><p>1.避免盲目地进行综合的练习,不能以做练习卷代替知识的归纳整理复习</p><p>2.复习前教师应充分考虑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态度情感等方面有哪些提升,然后再组合复习内容。</p><p>3.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操作性,注重知识的归纳、梳理,做到回顾知识、整理知识、应用知识。</p><p>4.活动过程中注重指导。如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心中有数,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偏离学习目标的,如何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体现教师在总复习中的主导作用。</p><p>5.复习中应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教师也要在肯定学生长处的前提下,提出不足或努力方向,不能一味地肯定或批评。因此在学生互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p><p>五、时间安排:</p><p>共计用13课时进行教学。</p><p>1. 数与代数</p><p>; (3课时)</p><p>2. 图形与几何 (3课时</p><p>3. 统计与概念 (2课时)</p><p>4.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课时)</p><p>5. 综合训练 (4课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