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4:35

二年级数学优秀课例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p>【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p><p>【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p>【主题】:7的乘法口诀</p><p>【课时】:5课时∕第1课时</p><p>【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p><p>【设 计 者】:李素琴∕中牟县青年路小学</p><p>【目标确定的依据】</p><p>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p><p>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p><p>2.教材分析</p><p>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既要充分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达成,又要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作积极的探索和尝试。</p><p>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口诀已不再陌生,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相对来说不难。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习1至6的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这是教材编排的内在联系。本课的重点是明白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会用口诀进行计算;难点是随着句数的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比较困难,在解决问题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一难点。</p><p>【学情分析】</p><p>二年级的学生刚学习乘法,既带有很大的好奇心,又因为比较陌生学习上有一定困难。此时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前面学过1至6的乘法口诀,学生学习乘法有了初步的方法和策略,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因势利导。由于学生年龄、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口诀句数的增多、数目的增大会给学生记忆带来困难,要多训练。</p><p>【学习目标】</p><p>1、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并熟记这7句乘法口诀。</p><p>2、能利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实际的问题。</p><p>学习重难点</p><p>1、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p><p>2、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评价任务】</p><p>任务1:观察主题图,列出加法算式,根据加法算转化成乘法算式,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能说说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p><p>任务2: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中熟记并运用7的乘法口诀。</p><p>【资源与建议】</p><p>1.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类比,推理自主探索七乘法口诀。</p><p>2.乘法口诀部分按照乘法口诀小久久的顺序分为七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是通过让学生操作实物(七巧板),有了连加的要求后用列表呈现七的连加结果,进而将7的乘法口诀填写完整。</p><p>3.本课时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观察主题图-呈现连加结果-乘法算式-归纳乘法口诀的顺序。发现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灵活运用。</p><p>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观察主题图-呈现连加结果-乘法算式-归纳乘法口诀的顺序。教学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生较好地记忆口诀,。是由于乘法口诀数量的增多和积的增大引发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困难。</p><p>【学习过程】</p><p>课前准备:准备一副七巧板.</p><p>(一)自主探索,总结规律</p><p>1.引入</p><p>教师出示如下用七巧板拼成的图。</p><p>思考1: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p><p>思考2: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 ?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p><p>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如下。</p><p>1个7是71×7=77×1=7一七得七</p><p>思考3: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 ?对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是什么?</p><p>教师继续完成相应板书。</p><p>思考4:像这样,同学们能根据这7个图案试着编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诀吗?</p><p>2.合作探究,编制口诀</p><p>活动二:</p><p>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在上图下方呈现如下表格,让学生进行记录。</p><p>表示的意义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p><p>1个7是(7)1×7=(7)7×1=(7) 一七得七</p><p>2个7是(14) 2×7=(14)7×2=(14) 二七(十四)</p><p>3个7是()</p><p>3×7= ()7×3=()</p><p>三七()</p><p>4个7是()</p><p>4×7=()7×4=()</p><p>四七()</p><p>5个7是()</p><p>5×7=()7×5=()</p><p>五七()</p><p>6个7是()</p><p>6×7=()7×6=()</p><p>六七()</p><p>7个7是()</p><p>7×7=()</p><p>七七()</p><p>(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编制口诀,在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p><p>(评价标准:学生会拼、会说)</p><p>3.活动一:</p><p>全班交流</p><p>(1)分小组汇报。</p><p>(2)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完成上面的表格。</p><p>(3)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p><p>思考5: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拼板的块数?相对应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p><p>思考6:拼6个图案需要几块拼板?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根据这句乘法口诀你能联想到哪个加法算式?</p><p>思考7:“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p><p>思考8:“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为什么只能计算一道乘法式题?</p><p>(设计意图:在全班汇报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o)</p><p>(二)发现规律,记忆口诀</p><p>刚才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大家拍手齐读口诀。</p><p>读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p><p>思考9: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容易记?为什么?</p><p>教师出示如下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联想记忆口诀。</p><p>孙悟空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 </p><p>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p><p>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p><p>(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想熟悉的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帮助记忆口诀)</p><p>(评价标准:要求学生会根据乘法算式编口诀。)</p><p>思考10: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p><p>学生: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p><p>思考11:为什么积依次多7?</p><p>(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现规律,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p><p>让学生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之后再进行对口令的游戏。</p><p>(三)巩固口诀,灵活运用</p><p>1.口算比赛</p><p>7×3=7×5=7×6=</p><p>7×4=7×7=7×2=7×1=</p><p>2.算诗的字数</p><p>教师呈现如下古诗。</p><p>山行</p><p>杜牧</p><p>远上寒山石径斜,</p><p>白云生处有人家,</p><p>停车坐爱枫林晚,</p><p>霜叶红于二月花。</p><p>教师:这首诗你们会背吗?</p><p>学生齐背。</p><p>问题1:这里有7吗?你们知道诗中一共有多少个字吗?怎么想的?</p><p>问题2:每句7个字,所以又叫“七言诗”。</p><p>问题3:加上题目和作者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列式?</p><p>教师板书算式:4×7+4=32。</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优秀课例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