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p>(1)“做一做”第2题。</p><p>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p><p>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p><p>四、课堂小结</p><p>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p><p>口算乘法</p><p>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p><p>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p><p>教学过程:</p><p>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p><p>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p><p>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p><p>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p><p>(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p><p>4、汇报交流。</p><p>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p><p>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p><p>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p><p>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p><p>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p><p>16×30=</p><p>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p><p>三、巩固练习。</p><p>1、练习六第1题。</p><p>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p><p>2、练习六第2题。</p><p>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p><p>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p><p>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p><p>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p><p>四、课堂小结。(略)</p><p>教学反思:</p><p>口算乘法的练习</p><p>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4~7题。</p><p>教学目标:</p><p>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p><p>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p><p>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p><p>1、投影出示第4题:</p><p>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p><p>学生口算</p><p>3、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p><p>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p><p>(二)综合练习</p><p>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p><p>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p><p>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p><p>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p><p>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p><p>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p><p>(三)提高练习</p><p>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p><p>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p><p>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p><p>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p><p>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p><p>2、小结。</p><p>教学反思:</p><p>笔算乘法</p><p>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p><p>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p><p>教学过程:</p><p>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p><p>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p><p>2、独立列式:145×12=</p><p>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p><p>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p><p>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p><p>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p><p>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