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4:28

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

<p>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p><p>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分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p><p>一、说教材分析</p><p>《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接触了角的知识,对于直角、锐角、钝角也有了一些了解,本单元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而本节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认识两种新的角——平角和周角,同时借助角的度数这一要素,明晰这五类角的关系。</p><p>二、说学情分析</p><p>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学习平角和周角,同时针对我们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这一问题,课上我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及数学语言表述的严谨性。</p><p>三、说学习目标</p><p>结合我校崇真课堂的教学模式,我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p><p>1.学生通过预习和观察动态课件演示,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以及锐角与钝角的度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五类角,理解这五类角的关系。</p><p>2.结合课件动态演示,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和角的分类过程,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p><p>四、说学习重难点</p><p>根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图形与几何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重点、难点。</p><p>学习重点: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的角。</p><p>学习难点: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及五种角之间的关系。</p><p>五、说教法学法</p><p>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段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演示讲解法,通过课件动态演示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p><p>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中体会角这五种角的关系。</p><p>六、说教学过程</p><p>为了达到以上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个环节。</p><p>(一)复习铺垫</p><p>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题</p><p>区别锐角、钝角、直角,目的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入手,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p><p>(二)预学</p><p>通过预学单,学生初步了解: 1平角、1周角的度数以及五类角的关系。</p><p>1.什么是1平角?1平角是多少度?</p><p>2.什么是1周角?1周角是多少度?</p><p>3.举出生活中平角和周角的实例</p><p>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这五个角有什么关系?</p><p>(二)展学</p><p>展学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自我展示、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p><p>1、动态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p><p> 课件动态演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展示说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p><p>2、认识平角</p><p> 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说出平角。提问:1平角等于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观察、交流,得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板书:1平角=180°(这样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直观感知角的发展与形成过程,获得新知)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想一想:平角是一条直线吗?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发现:平角具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是一个角不是一条直线。(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基本思想与基本方式)</p><p>3、认识周角</p><p>课件动态演示。提问:1周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p><p>板书:1周角=360°(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试着给出周角的定义) 最后让学生思考: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吗?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发现;周角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是一个角不是一条射线。(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基本思想与基本方式)</p><p>4、探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p><p>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五种角关系。学生可能只会根据它们度数特点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我会适当提示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板书:A.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p><p>B.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回答出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学习,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p><p>(三)练学</p><p> 本环节主要是结合课本中习题进行练习。由浅入深,逐步提高。</p><p>1、课件出示基础练习,分一分,填一填(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目标一的达成程度)</p><p>2、我是聪明小法官,教师口令,集体出示手势判断(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目标二的达成程度)</p><p>2、第3个练习是寻找生活中的角。(设计意图:认识角并能在生活中找出这些角,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思想)</p><p>(四)课堂小结</p><p>七、板书设计</p><p> 我这样设计板书: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增强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上册公开课《角的分类》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