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喝牛奶问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p>喝牛奶问题教学设计</p><p>五年级下册陈菲菲</p><p>教学内容:教科书99页例三</p><p>学前测试</p><p>1、用喜欢的图示表示出它的一半吗?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你能用分数的意义解释这个分数吗?</p><p>2、你能画出半杯的二分之一杯是多少吗?请写出你的答案。</p><p>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学习目标:</p><p>1、通过阅读题目,用图示表示出题中的条件并能说出第一次喝了二分之一杯纯牛奶,第二次喝了二分之一杯兑水的纯牛奶。</p><p>2、借助直观示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理解二分之一杯的一半是四分之一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p><p>3、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会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p><p>评价任务:</p><p>1、正确说出第一次喝了二分之一杯纯牛奶,第二次喝了二分之一杯兑水的纯牛奶。</p><p>2、根据直观图示,能用结合分数的意义,清楚地描述二分之一杯的一半是四分之一杯。</p><p>3、正确完成练习题。</p><p>学情调查:百分之百学生可以用图示表示出已知条件,百分之二的子提前学习过分数乘法,能用乘法解决问题,百分之十的学生不会用分数的意义解释二分之一的含义。百分之十的学生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二分之一变成四分之二,然后再用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p><p>学习过程:</p><p>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喝牛奶吗?为什么?</p><p>有一次老师发现了壮壮每次把牛奶喝得一干二净,你知道用哪个分数表示吗?而乐乐喝牛奶的却不一样,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例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喝牛奶问题。</p><p>二、探索与交流</p><p>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发现题目的关键和难点在哪里?教师带领学生画出第一次喝牛奶的直观图,给学生做出很好的示范,利用简洁的图形就可以表示出题目中的信息,并能根据图形直观进行分析,在此渗透分数的意义,二分之一就是把一杯纯牛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p><p>同学们,想一想刚刚乐乐喝牛奶的过程你可以怎样记录下来?先独立操作,再在小组内交流。</p><p>预设,会有画长方形的杯子,或者线段图,或者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这个过程完全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擅长喜欢的图示来表示这个过程。</p><p>预设(大部分学生都会采用长方形来表示一杯牛奶,用阴影部分表示牛奶,用空白部分表示水。还有少部分学生会用更抽象的线段图来表示。)</p><p>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清楚地根据直观图得出二分之一的一半就是把一平均分成了四份。这里充分运用学生的图示进行讲解。</p><p>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错误的图形或者解释要及时督促孩子进行订正,在订正的过程中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形成正确的认知。</p><p>三、分析与解答</p><p>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现在你知道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写一写。(板书)</p><p>1/2杯的一半是_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__杯,水是__杯。</p><p>一共喝的纯牛奶:____水____</p><p>四、回顾与反思</p><p>1、检验。</p><p>我们做得对吗?可以怎样来检验?请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吧。</p><p>2、反思。</p><p>回顾整道题目的解决过程,同学们想一想,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理解什么?那个二分之一杯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一杯。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利用了什么知识?</p><p>3、小结。</p><p>通过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还有什么疑问?你是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思考的?</p><p>教师可以小结利用直观图帮助分析题意的重要性,直观图示更加清楚形象。</p><p>五、巩固练习</p><p>画一画,算一算。</p><p>1、如果乐乐第三次把剩下的牛奶也喝完了,那么乐乐一共喝了多少牛奶,多少水呢?</p><p>2、李大伯有一条绳子,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二分之一,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这时剩下的绳子是原来长度的几分之几?</p><p>在此教师可以再次让学生小结运用直观图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此类问题。</p><p>3、你能出一道这种喝牛奶的同类解决问题吗?</p><p>六、课堂小结</p><p>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数学就是这样神奇,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使用这种好方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可以熟练的掌握并运用,</p><p>以上是我在这节课后对原来教学设计的修改。</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