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3:47

“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社团成果”展评活动实施方案

<p>一、指导思想</p><p>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小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各年级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其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教育发展中心下发“第九届金水区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成果展评活动方案,将第九届文化路第二小学“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成果展评活动方案制定如下:</p><p>二、时间安排:</p><p>2023年4月19日(周三)下午2:30-17:30</p><p>三、活动地点:</p><p>文化路第二小学多媒体教室</p><p>四、材料要求</p><p>各学校提交材料包括:展评活动计划与总结,申报统计表(见附件),与统计表排序一致的“成果材料”。每个成果材料都须有齐全的过程性材料。具体要求如下:</p><p>(一)特色校本课程。</p><p>应提供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并按照《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要求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教师撰写的校本课程纲要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材料齐全。</p><p>(二)研究性学习。</p><p>必须以小组的形式申报,每个申报成果均须上报研究报告,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等内容;相关过程材料、佐证材料可以在附件中呈现。研究项目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研究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或专家的指导作用,体现研究的合作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过程资料丰富,成果体现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p><p>(三)学生社团。</p><p>要求制度完善,有完整的章程、加入、退出机制,定期开展活动制度,有三年以上的活动记录,每学年一次的校级展示活动;列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要有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评价意见、活动总结等;学生社团辅导教师须提供担任学生社团辅导教师的有关文件、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证明材料。</p><p>文本提交地址:ftp-上交-16-17下-小学数学-第九届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活动展评。</p><p>五、具体活动日程安排</p><p>1.开会协商统筹安排。</p><p> 结合教育发展中心关于“学数学用数学”会议内容,4月19日上午学校数学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商榷了具体的活动安排。</p><p>2.校内展示。</p><p>4月19日前,各年级组织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展评,学校将根据4月19日展示评比结果、择优推荐上报。</p><p>3.汇总统计</p><p>4月27日前,各学校将本校的展示活动总结、照片、推荐成果资料上报至金水区教育体育局。</p><p>4.展评安排。</p><p>⑴评委:各年级数学组长。</p><p>⑵选手比赛顺序:具体比赛顺序现场按年级抽号决定。</p><p>⑶展评现场要求:现场展示时,按照选手编号(现场抽取)一次出场参赛。参赛时只报编号,不报姓名。②展示形式不限。学生可以在展台上边展示边介绍,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边展示边介绍;可以脱稿,可以不脱稿;个人作品个人介绍,团队作品推选一人介绍;③介绍者需把自己(或团队)的实践成果产生的过程(包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以及自己及同伴的感悟、思考等)作简单的介绍;④时间在3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5分钟;⑤评委现场打分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出展评作品的平均得分后,现场公布展评作品成绩;⑥请各选手提前到场进行签到,按照主持人安排进行候场;⑦展评过程中,评委将结合静态成果以及选手汇报综合评分,请展示前将静态成果交至评委席,展评后将静态成果作品带回。</p><p>⑷4月19日上午10:00-11:30到学校多媒体教室调试课件。调试课件时,分学段(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以成果名称命名文件夹,并附上讲稿电子稿;‚展示前,将静态成果贴上编号贴,按顺序摆放在成果展示区。ƒ上交选手讲稿的纸质稿。</p><p>⑸4月19日下午14:30准时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学数学用数学展评活动。</p><p>六、具体流程</p><p>2:20-2:30 与会人员落座,主持人落实签到情况。</p><p>2:30-2:40 主持人开场介绍</p><p>2:40-5:30 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比赛。从一年级开始依次进行到六年级。主持人现场公布选手得分,每个年级结束后,进行宣布,从一年级开始,以此类推。</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社团成果”展评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