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2023——2023学年下学期数学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p>一、 试卷所呈现的特点:</p><p>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本次试卷紧紧围绕前五个单元的知识点展开,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p><p>二、整体情况分析:</p><p>本次考试试题适中,基础知识相对多一些,各个知识点有不同的题型进行检测。预测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通过上面表格各班等级人数的呈现,二年级共112人,及格率达到了97.3%,良好率80.4%,优秀率31.3%。整体细致分析试卷,学生出现了计算错误、未读清题意就做题、根据平时做题经验想当然的做题等一些细节性错误,体现出学生在做题时数学习惯不好,有些课堂上强调的重难点、易错点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可见,在平时教学时应该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数学思考的养成,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应该反复强调。</p><p>三、答题情况分析</p><p>(1)亮点:本张试卷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利用数学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的能力。</p><p>(2)主要问题:从典型错例中发现突出的问题</p><p> 典型错例1:</p><p>错例:第一大题第2小题</p><p> 考察内容: 表内除法</p><p>考察能力: 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计算。</p><p>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2分,平均分1.6分,答对人数占77.68%。</p><p>错误原因: 学生乘法口诀记得很熟练,算成八八六十四这个积的得数了。</p><p>典型错例2:</p><p>错例:第一大题第8小题</p><p> 考察内容: 表内除法</p><p>考察能力: 能熟练口算表内除法。</p><p>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5分,平均分3.1分,答对人数占37.5%。</p><p>错误原因: 孩子们不能正确分析问题,虽能正确求出这些题的答案,但在排列顺序上没读清题目要求,直接写的得数,而不是算式,还有的同学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p><p>典型错例3:</p><p>错例:第大题第2小题</p><p>考察内容: 加减混合的应用。</p><p>考察能力: 能把两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p><p>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2.3分 ,答对人数占39.3%。</p><p>错误原因: 填空孩子们都能解答正确,但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着这个重点和难点,另外就是能列成综合算式,但在检验运算顺序时不能很好的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p><p>典型错例4:</p><p>错例:第五大题第2(2)小题</p><p>考察内容: 解决问题。</p><p>考察能力: 一个数有几和几组成的问题。</p><p>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3分,平均分2.3分,答对人数占77.7%。</p><p>错误原因: 这是上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几和几是多少?本来很简单的一个题目,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目,不能有效理解平均分和分的含义,导致错误。</p><p>典型错例5:</p><p>错例: 第五大题第3小题</p><p>考察内容: 解决问题</p><p>考察能力: 会用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p><p>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4分,平均分1.2分,答对人数占78.5%。</p><p>错误原因: 两步解决问题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读不懂题意,不能正确审题分析问题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也是导致学生错误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列综合算式的学生往往忘了加小括号。</p><p>四、我的思考。</p><p>对于本次学生的整体测试情况,反思之后,我觉得我的数学教学存在以下不足:</p><p>(1)学生审题、做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导致学生在考试时会出现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大多学生计算太粗心、不检验、抄错数、计算错误等一些低级错误。部分学生凭经验想当然做题导致题意没有理解清楚就下笔做。</p><p>(2)试卷中有多数题目都是课堂强调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出现错误,说明课堂听讲效率还有待提高,对于平时的易错点要多次重点强调。</p><p>(3)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p><p>五、努力方向。</p><p>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p><p>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 </p><p>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p><p>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p><p>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