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p><p>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p><p>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p><p>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p><p>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p><p>课前准备:纸圆、、尺、圆规、多媒体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激趣导入</p><p>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组合图形,你们能认识是什么动物吗?</p><p>师:出示课件组合动物图。</p><p>师:这是什么动物?</p><p>生:小鱼</p><p>师:小鱼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p><p>生:</p><p>师:右边这些图形有哪些相同点?</p><p>生:</p><p>师:左边的圆有什么特征?</p><p>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圆方面的知识,(板书:圆的认识)</p><p>二、认识圆、画圆</p><p>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p><p>生:</p><p>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些圆?</p><p>课件展示</p><p>师:你们都认识了圆,你们画过圆吗?想一想怎样能画出圆?</p><p>生:</p><p>师:老师也有一些画圆的的方法,想看吗?</p><p>课件展示画圆方法</p><p>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我们就用圆规画一个圆,</p><p>学生画圆</p><p>生介绍画圆的方法。</p><p>师:你感觉到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吗?</p><p>出示课件一些图形</p><p>生:</p><p>师点拨: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p><p>三、自主探究研究特征</p><p>1、自学书本96页</p><p>2、师生共同认识圆心、直径、半径,(板书圆心、直径、半径,)</p><p>3、生在自己的图上标出圆心、直径、半径</p><p>B</p><p>C</p><p>o</p><p>A</p><p>r</p><p>d</p><p>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p><p>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p><p>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BC)</p><p>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p><p>4、合作交流完成学案内容</p><p>课件出示例3。</p><p>(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p><p>(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p><p>(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p><p>(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p><p>师:根据准备好的圆,自己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同桌交流。</p><p>(设计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关系,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总结,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画画、量量、折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p><p>四、反馈练习</p><p>1、出示“练一练”</p><p>2、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p><p>3、练习十八第一题</p><p>五、全课总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