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方案及教学设计
<p></p><p>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p><p>单元备课方案</p><p>单元导学</p><p>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p><p>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好准备。</p><p>备内容</p><table cellspacing="0" bgcolor="transparent"><tbody><tr><td width="149"> </td></tr></tbody></table><p></p><br /><p>11~20各数的认识(1课时)→数数;11~20各数的读法;11~20的数序</p><br /><br /><p>11~20各数的写法(1课时) →认识计数器和数位;11~20各数的写法</p><p>11~20各数的认识</p><p></p><p>解决问题(1课时) →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p><br /><br /><p>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p><br /><br /><p>数学乐园(1课时) →巩固旧知</p><p></p><p>备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1.认识11~20各数,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p><p>2.认识个位和十位,认识十进制,认识位值制。</p><p>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p><p>4.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p><p>过程与方法</p><p>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p><p>2.在教学中先通过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10根小棒可以看作10个一,1捆小棒可以看作1个十,进而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p><p></p><p>3.借助摆小棒的活动数数、读数,初步学会认、读、写11~20各数。</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p><p>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p><p>3.让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p>备重难点</p><p>重 点</p><p>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写11~20各数。</p><p>2.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p><p></p><p>3.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p><p>难 点</p><p>1.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p><p>2.认识个位和十位,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理解十进制。</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