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教学设计
<p></p><p>1数与代数</p><p>第3课时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p><p>上课解决方案</p><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1.重视现实情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p><p>复习中,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并掌握“分针走1小格是1分”“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等知识,加深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和理解。</p><p>2.重视观察、操作对兴趣的激发作用。</p><p></p><p></p><p>复习中,注意利用画面的形象性及直观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时”与“分”之间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强化对“1时=60分”的认识及对“几时几分”的认读及记录方法的掌握。</p><p>3.重视知识应用对知识的巩固作用。</p><p>复习中,注意结合教材习题对学生进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题能力。</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复习理解</p><p>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认识时间”的知识。</p><p></p><p>(1)复习钟面知识及“时”与“分”的关系。</p><p>①课件出示钟面:</p><p></p><p>②复习对钟面的认识。</p><p>(钟面上有细而长的分针和短而粗的时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p><p></p><p>③复习“时”与“分”的关系。</p><p>(1时=60分半小时=30分)</p><p>(2)复习“几时几分”的认读及记录方法。</p><p>①课件出示:</p><p></p><p>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 ____:_____</p><p></p><p></p><p>__________ __________</p><p>____:____ ____:_____</p><p>②认读“几时几分”,总结认读方法。</p><p>(8时5分7时10分4时50分11时20分方法:先看时针在哪两个数之间,经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位置确定几分)</p><p></p><p>③记录钟面上的时间,总结记录方法。</p><p>(8:057:104:2023:20方法:文字形式,如8时5分;电子表形式,如8:05)</p><p>(3)复习“经过几分”与分针走动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时间补充钟面上的分针。</p><p>①课件出示教材105页12题:写出相应的时间,画出缺少的分针。</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