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3:00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六大知识点)

<p> 竖式除法</p><p>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p><p>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p><p>有余数的除法</p><p>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p><p>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p><p>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p><p>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分苹果(竖式除法)</p><p>知识点:</p><p>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p><p>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p><p>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p><p>知识点:</p><p>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p><p>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p><p>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p><p>知识点:</p><p>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p><p>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p><p>知识点:</p><p>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p><p>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p><p>知识点:</p><p>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p><p>认识分米、毫米、千米</p><p>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p><p>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p><p>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p><p>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p><p>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p><p>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p><p>3、1米=100厘米或1m=100cm</p><p>4、1米=10分米或1m=10dm</p><p>5、1千米=2023米或1km=2023m</p><p>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p><p>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p><p>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p><p>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p><p>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p><p>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p><p>知识点:</p><p>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p><p>1分米=10厘米 或1dm=10cm;</p><p>1米=10分米 或 1m=10dm;</p><p>1厘米=10毫米 或1cm=10mm;</p><p>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p><p>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p><p>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p><p>知识点:</p><p>1.体验1千米有多长。</p><p>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2023米或1km=2023m。</p><p>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p><p>认识角(角的初步认识)</p><p>知识点:</p><p>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p><p>2、角的各部分名称、记法和读法;</p><p>3、能用角的符号( “∠” )表示角;</p><p>4、会比较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p><p>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p><p>长方形与正方形</p><p>知识点:</p><p>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p><p>2、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p><p>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p><p>平行四边形</p><p>知识点:</p><p>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p><p>2、初步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p><p>欣赏与设计</p><p>知识点:</p><p>1.进一步掌握已学过的图形,感受图形之美。</p><p>2.能用学过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涂色时有一定规律性。</p><p>认识新的数计数单位</p><p>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p><p>2、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p><p>3、万以内数位顺序表</p><p>万以内数的读写</p><p>1、会读万以内的数</p><p>2、会写万以内的数</p><p>3、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p><p>万以内数比较大小</p><p>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p><p>2、会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p><p>3、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p><p>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p><p>知识点:</p><p>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p><p>2、了解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p><p>3、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p><p>4、结合具体情景,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的感受。</p><p>5、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p><p>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p><p>知识点:</p><p>1、会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等。</p><p>2、会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p><p>3、会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零。</p><p>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p><p>比一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p><p>知识点:</p><p>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p><p>2、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p><p>3、能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p><p>统计表</p><p>1.读懂信息</p><p>2.分析信息、预测信息</p><p>条形统计图</p><p>1.读懂</p><p>纵向:用直条的高矮表示 (横向表示类别 竖向表示数量)</p><p>横向:用直条的长短表示 (竖向表示类别 横向表示数量)</p><p>2.亲自经历收集数据</p><p>3.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做出分析</p><p>读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p><p>知识点:</p><p>1.能读懂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得信息。</p><p>2.认识条形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p><p>3.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p><p>讨论(统计图表)</p><p>知识点:</p><p>1、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初步的分析和预测。</p><p>2.通过“泡豆芽”小实验记录的数据,能在方格纸上绘制统计图并作出分析。</p><p>辨认方向</p><p>1、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p><p>2、用八个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p><p>认识路线</p><p>1、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p><p>2、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p><p>辨认方向</p><p>知识点:</p><p>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p><p>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p><p>认识路线</p><p>知识点:</p><p>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p><p>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六大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