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教学设计资料
<p>上课解决方案</p><p><span>教案设计</span></p><p><span>设计说明</span></p><p><span>理解分数的意义和集合问题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span></p><p><span>1.通过“分数墙”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span></p><p><span>课件出示“分数墙”后,不急于出示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分数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分数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span></p><p><span>2.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集合问题的理解。</span></p><p><span>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借助“维恩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集合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span></p><p><span>课前准备</span></p><p><span>教师准备PPT课件</span></p><p><span>教学过程</span></p><p><span>⊙复习分数知识</span></p><p></p><p><span>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分数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组内交流,看一看有什么发现。</span></p><p><span>(1)学生在“分数墙”中找到9个分子是1的分数。</span></p><p><span>①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span></p><p><span>②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并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span></p><p><span>(2)学生观察后发现:分母是几,1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span></p><p><span>①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母是几,1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span></p><p><span>②引导学生找一找:哪几个分数相加的和等于1?</span></p><p></p><p><span>(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span></p><p><span>(3)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span></p><p><span>(可以是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可以是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问题)</span></p><p><span>2.综合复习分数的知识。</span></p><p><span>(1)结合练习题复习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span></p><p><span>①课件出示练习题。</span></p><p><span>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六块,每块是这个苹果的()分之(),写作()。</span></p><p><span>六分之五写作();读作()。</span></p><p><span>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一份是它的,4份是4个,也就是。</span></p><p><span>在中,()是分母,()是分子,它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span></p><p><span>②让学生独立完成。</span></p><p><span>③强调:用分数表示的前提是“平均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要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span></p><p></p><p><span>(2)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span></p><p><span>①课件出示:在○里填上“>”或“<”。</span></p><p><span>○○</span></p><p><span>○ ○</span></p><p><span>○1○</span></p><p><span>②复习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span></p><p><span>③复习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span></p><p></p><p><span>④总结:比较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相同看分子。</span></p><p><span>(3)复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span></p><p><span>①课件出示教材112页10题。</span></p><p><span>②复习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a.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b.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span></p><p><span>③让学生独立计算。</span></p><p><span>④结合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说说计算分数加、减法应注意的问题。</span></p><p><span>设计意图:从“分数墙”活动入手,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加深认识。然后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进行从头到尾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span></p><p><span>⊙复习集合问题</span></p><p><span>1.课件出示: 三(1)班有20名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名同学,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3名同学。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语文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只参加语文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span></p><p></p><p><span>(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span></p><p><span>(2)寻求解题方法。</span></p><p><span>(3)列式解答。</span></p><p><span>2.课件出示:三(2)班同学参加运动会,其中参加跑步比赛的有32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1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12人,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span></p><p><span>(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span></p><p><span>(2)寻求解题方法。</span></p><p><span>(3)列式解答。</span></p><p><span>3.结合练习题总结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span></p><p><span>(1)只参加A活动的人数+只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span></p><p></p><p><span>(2)参加A活动的人数+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span></p><p><span>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并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span></p><p><span>⊙拓展训练</span></p><p><span>1.判断。</span></p><p><span>(1)分子和分母(0除外)相同的分数等于1。()</span></p><p><span>(2)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是这个蛋糕的。()</span></p><p><span>(3)因为4<5,所以<。()</span></p><p></p><p><span>(4)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span></p><p><span>(5)1-<,()里可以填3。()</span></p><p><span>(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说一说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正)2.解决问题。</span></p><p><span>(1)工程队修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的比第一天少,两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span></p><p><span>(2)小方要给10棵树浇水,上午浇了,小方上午浇了多少棵树?</span></p><p><span>(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span></p><p><span>3.如下图,两块木板重叠放在一起长72米,其中一块木板长45米,重叠部分长12米,另一块木板长多少米?</span></p><p></p><p><span></span></p><p><span>(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span></p><p><span>⊙课堂总结</span></p><p><span>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span></p><p><span>⊙布置作业</span></p><p><span>教材114页15题。</span></p><p><span>板书设计</span></p><p><span>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问题</span></p><p><span>分数的初步认识</span></p><p><span>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span></p><p><span>(1)只参加A活动的人数+只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span></p><p><span>(2)参加A活动的人数+参加B活动的人数-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span></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