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55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p>学情分析:由于本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所借用的则是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小,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强,如何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学习活动中,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创造出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所需解决的问题。</p><p>设计理念:图形特征的探究,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而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思维方式,张扬个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p><p>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p>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p><p>重点:让学生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难点:判别轴对称图形方法的得出。</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p><p>(1)出示眼睛不对称的娃娃头像图片。学生发表意见,引出课题。</p><p>师: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事物都是因为有了对称才产生美,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有着对称美的轴对称图形。</p><p>(创设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情景,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新课。)</p><p>二、感悟特征,“识”对称。</p><p>1.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p><p>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课本附页的图形)。</p><p>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比一比,感受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特征。</p><p>3.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其是否对称。</p><p>4.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定义</p><p>师: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对折完全重合)。</p><p>把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板书:折痕 对称轴)。</p><p>(本环节,放手让学生操作、交流、体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悟特征。)</p><p>三、深化认识,“做”对称。</p><p>(1)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轴对称图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p><p>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创造的,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p><p>(2)展示学生作品。说说各自的创作方法。</p><p>(在本环节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张扬个性。)</p><p>四、多向拓展,“辩”对称。</p><p>1.课件出示:天天开心。(心:是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p><p>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天”字也是轴对称的图形。</p><p>2.出示字母: B A N G</p><p>引导学生判断各个字母是否轴对称图形,出现争议的字母B,引导学生验证结果。</p><p>3.挑战难题,激励优胜。</p><p>①“木”字的一半②看似轴对称的“奉”字,让学生判断分析,合成 “棒”字激励学生。</p><p>4.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猜测——验证——总结)</p><p>5.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p><p>(多向拓展,让学生感悟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p><p>五、升华认识,赏对称。</p><p>1、欣赏短片</p><p>2、说一说。</p><p>出示短片中不止一个对称轴的图片,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说一说,为以后的学习铺垫。</p><p>(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情感。)</p><p>六、课堂小结</p><p>出示两幅是轴对称的表情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的收获。(认知的、情感的)</p><p>(本环节,既让学生感悟了成功的喜悦,也合理地整理了课堂的知识点。)</p><p>师:轴对称图形是和谐、美丽的,而且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继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欣赏生活。</p><p>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p><p>(猜测——验证——总结)</p><p>对折 完全重合</p><p> 折痕对称轴</p><p>教学反思:我在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摸一摸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现象,还有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能以新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研究物体,体验它们的对称美。我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提供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