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教案设计
<p></p><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1.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感。</p><p>《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本设计通过让学生调查电视机的价格、比较电视机价格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发展数感。</p><p>2.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自主探究是一种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本设计中,为学生充分提供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调查资料</p><p>教学过程</p><p>⊙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1.导入:前几天,我们开展了“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同学们调查了自己家、亲戚家或邻居家中电视机的价格,有的同学还特地到电器商店做了一番调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调查结果。</p><p></p><p></p><p>(学生汇报调查结果)</p><p>2.观察图表,提出问题。</p><p>(1)课件出示调查结果汇总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p><p>(2)汇报提出的问题。</p><p>问题一:这些电视机中哪个最贵?</p><p>问题二:这些电视机中哪个最便宜?</p><p>……</p><p>3.揭示课题:这些电视机的价格不同,那么该如何比较这些价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p><p>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调查电视机的价格,观察调查结果汇总表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要想知道谁最贵谁最便宜,就要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学习新知,探究规律</p><p>(一)教学教材90页例9。</p><p></p><p>1.初步比较数的大小。</p><p> (1)(课件出示例9)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发现并提出问题。</p><p>(2)学生汇报。</p><p>预设</p><p>生1:1号和2号比,哪个贵一些?</p><p>生2:3号和4号比,哪个贵一些?</p><p>生3:2号和3号比,哪个贵一些?</p><p></p><p>……</p><p>(3)学生自由选数比较,并讨论:如何比较这些数的大小?</p><p>(教师巡视指导)</p><p>(4)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和方法。</p><p>预设</p><p>生1:我比较的是940和2023。因为940<2023,而2023>2023,所以940<2023。</p><p>生2:我比较的也是940和2023。我是这样比较的:因为940是三位数,而2023是四位数,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所以2023899。</p><p></p><p>生3:通过比较我知道了20232023,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23<2023,2023<2023,所以20232023。</p><p>生4:通过比较我知道了20232023,因为2023>2023,2023>2023,所以2023>2023。</p><p>2.合作交流,比较发现,探究规律。</p><p></p><p>(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数,找到这几组数的不同之处。</p><p>(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