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4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导学案设计

<p></p><p>第3课时描述数的大小关系</p><p>导学案设计</p><p>描述数的大小关系</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做到了下面两点:</p><p>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p><p>在教学中,有步骤地出示3瓶球:先出示有10个黄球的瓶子,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黄球,再出示有15个蓝球的瓶子,让学生猜测蓝球有多少个,并说说是怎么猜的,最后出示有58个红球的瓶子,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个,使学生体会到描述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p><p>2.培养学生用精确、完整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p><p>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情况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进行表达。使学生知道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了可以用符号“>”“<”“=”表示之外,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小方块圆片瓶子</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p><p>1.在括号里填上“多”或“少”。</p><p>85比58()</p><p>32比28()</p><p>15比20()</p><p>18比81()</p><p>2.只用“多”和“少”来描述比较的结果,并不十分让人满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怎样更具体地描述比较的结果。</p><p>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答案,然后汇报。</p><p>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1.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p><p>(1)从大到小排列。</p><p>35、56、41、38、29</p><p>(2)从小到大排列。</p><p>88、58、79、69、76</p><p>二、探究新知。(20分钟)</p><p>1.课件出示教材43页例6中装有10个黄球的瓶子。</p><p>组织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黄球。</p><p>2.课件出示装有蓝球和装有红球的瓶子,引导学生估计瓶子里有多少个球。</p><p>3.指导学生估数的方法。</p><p>先数出10个(标准),再估计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标准)。</p><p>4.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多一些”和“多得多”。</p><p>5.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少一些”和“少得多”。</p><p>6.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p><p>1.看图,数出瓶子中有多少个黄球,并记住这个数。</p><p>2.仔细观察,先估一估瓶子里有多少个蓝球,再估一估瓶子里有多少个红球。</p><p>3.理解估数的方法。</p><p>4.将装有蓝球和装有红球的瓶子分别与装有黄球的瓶子进行比较。</p><p>(1)发现蓝球和红球都比黄球多,但多的程度不同。</p><p>(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并在小组里说一说。</p><p>(3)明确蓝球比黄球多一些,红球比黄球多得多,红球比蓝球多得多,并用语言表达出来。</p><p>5.将黄球和蓝球、红球分别作比较。</p><p>根据少的程度选择“少一些”或“少得多”描述比较的结果。明确黄球比蓝球少一些,比红球少得多,蓝球比红球少得多。</p><p>6.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练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p><p>2.选择。</p><p>明明有25元,方方有32元,圆圆有85元,明明的钱比方方(),圆圆的钱比明明(),明明的钱比圆圆(),方方的钱比明明()。</p><p>①多一些②少一些</p><p>③多得多④少得多</p><p>3.圈出正确的答案。</p><p>29比(20、40、80)少一些。</p><p>55比(40、56、89)多一些。</p><p>65比(10、50、90)多得多。</p><p>46比(47、60、99)少得多。</p><p>4.小猴摘了37个桃,猴妈妈摘得比它多一些。猴妈妈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p><table cellspacing="0" bgcolor="transparent"><tbody><tr><td width="58"><p>45个</p></td><td width="58"><p>28个</p></td><td width="58"><p>90个</p></td></tr><tr><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r></tbody></table><p></p><p>三、巩固练习。(10分钟)</p><p>1.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p><p>一(1)班有48人,其中男同学有28人,女同学有20人。</p><p>2.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华跳了25下,小红跳的比小华多一些,小玲跳的比小华多得多,请选择小红和小玲可能分别跳了多少下,在下面画“√”。</p><table cellspacing="0" bgcolor="transparent"><tbody><tr><td width="54"> </td><td width="58"><p>32下</p></td><td width="58"><p>21下</p></td><td width="58"><p>68下</p></td></tr><tr><td width="54"><p>小红</p></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r><tr><td width="54"><p>小玲</p></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r></tbody></table><p></p><p>1.了解题目中的信息,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数进行比较,并选择合适的词描述比较的结果。</p><p>2.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完成练习,最后汇报订正。</p><p>5.解决问题。</p><p>踢球的有22人,跑步的比踢球的多得多,跳绳的比踢球的少一些。跑步的有多少人?(画“△”)跳绳的有多少人?(画“○”)</p><table cellspacing="0" bgcolor="transparent"><tbody><tr><td width="58"><p>20人</p></td><td width="58"><p>24人</p></td><td width="58"><p>30人</p></td><td width="58"><p>75人</p></td></tr><tr><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d width="58"> </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导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