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自选标准分类》导学案设教学案
<p></p><p>第2课时自选标准分类</p><p>导学案设计</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3"><p>课题</p></td></tr></tbody></table><p></p><p>自选标准分类</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的特点,着重关注了下面两个方面:</p><p>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p><p>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题目中的人进行分组,保护学生的求知欲。</p><p>2.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p><p>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要解决的问题,在合作中共享思考的成果,取长补短,共同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p><p>学生准备:彩笔</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复习简单的分类,导入新课。(5分钟)</p><p>1.课件出示:把下列图形分类,并统计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p><p></p><p>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p><p>1.观察图形,思考这些图形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并按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计数。</p><p>预设</p><p>按形状分;按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分。</p><p>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知识充满期待。</p><p>1.分一分。</p><p></p><p></p><p></p><p>生活用品();</p><p>学习用品();</p><p>体育用品()。</p><p>二、自选分类标准,感悟分类的实际意义。(20分钟)</p><p>1.观察教材28页例2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p><p>2.了解要解决的问题。</p><p>3.自主选择分组方法,并呈现分组结果。</p><p>4.比较分组的结果,体会分组的实际意义。</p><p>思考:哪种分组方法适合开展游戏呢?</p><p>5.制成简单的统计表。</p><p>讨论:怎样把分组的结果整理到统计表中呢?</p><p>6.讨论: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p><p>1.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取以下数学信息:图上有4个家庭,每个家庭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的家庭是男孩,有的家庭是女孩。</p><p>2.通过数学小精灵的话可以看出:这些人要分两组做游戏,要解决的是怎样分组的问题。</p><p>3.独立思考或与小组成员合作,根据观察到的信息选择分组标准进行分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分组结果。</p><p>预设</p><p>方法一:按大人、孩子分;</p><p>方法二:按男、女分;</p><p>方法三:按家庭分。</p><p>4.通过观察比较,懂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组,体现分组的实际意义,根据游戏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组方法。</p><p>5.尝试画统计表,根据分组结果确定统计表的列数和行数,并把统计表补充完整。</p><p>6.小组合作,讨论分类结果不同的原因,明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结果一般不同,但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数据的总数是一样的。</p><p>2.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p><p></p><p></p><p>3.操场上有20名男同学和20名女同学,要分成两组进行拔河比赛,怎样分才能使比赛公平呢?把分组的结果整理在表中。</p><p></p><p>三、巩固练习。(10分钟)</p><p>1.完成教材30页4题。</p><p>2.把本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p><p>1.先按给定的标准给题目中的图形分类、涂色,再自选标准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并把分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最后根据分组的结果互相提出问题。</p><p>2.小组讨论,自由选择分组标准,然后交流分组方法。</p><p>4.把全校同学分成两组,你有哪些分法?把你的想法列举出来。</p><p>方法一:</p><p>方法二:</p><p>方法三:</p><p>四、全课总结。(5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的内容。</p><p>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