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1)》导学案设计
<p></p><p></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96"><p>课题</p></td></tr></tbody></table><p></p><p>认识人民币(1)</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数学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这节课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创设情境,通过认一认、分一分、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同时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人民币票样若干张</p><p>学生准备:人民币票样若干张</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p><p>1.(课件分别出示5套人民币)</p><p>分别介绍5套人民币流通的时间和面值。说明: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人民币为主(分币和1角、5角的纸币除外)。</p><p>2.引导学生一起来认识这些人民币。</p><p>1.认真观看课件,分别了解5套人民币。</p><p>2.明确新课内容。</p><p>1.一块橡皮3角,一把尺子5角。如果这两种学习用品各买一个,你知道要付多少钱吗?</p><p>二、合作探究,认识人民币。(20分钟)</p><p>1.认识人民币。</p><p>出示1元、1角、5角的纸币和硬币。引导学生思考:你认识哪种人民币?是根据什么认识的?</p><p>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p><p>(1)组织学生将盒子里的人民币票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p><p>(2)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p><p>提问:我们今天认识了几种人民币?</p><p>小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p><p>3.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p><p>4.共同小结所学的内容。</p><p>1.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及颜色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p><p>2.(1)小组讨论分类标准,并根据自己的分法全班汇报。</p><p>(分类标准:①按纸币和硬币分;②按人民币的单位分)</p><p>(2)统计认识的人民币。明确不管是硬币还是纸币,面值都是以元、角、分为单位的。</p><p>3.小组讨论,通过数一数的方式明确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p><p>4.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人民币的单位中,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位。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p><p>2.连一连。</p><p>1分</p><p>1角</p><p>5分</p><p>5角</p><p>1元</p><p>3.写出下面的钱数。</p><p> </p><p> </p><p>()元()角</p><p></p><p></p><p>()角()分</p><p>三、练习巩固。(12分钟)</p><p>1.完成教材53页1题。</p><p>2.完成教材53页2题。</p><p>1.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明确: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最后合起来。</p><p>2.结合人民币票样进行具体兑换和操作。</p><p>4.兑换人民币。</p><p>1元=()角</p><p>5角=()分</p><p>30角=()元</p><p>20分=()角</p><p>四、全课总结。(3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