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4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了如下设计:</p><p>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突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p><p>2.情境教学贯穿全课始终。</p><p>本节课的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本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联了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小星星图片或其他图片若干</p><p>教学过程</p><p>⊙引入</p><p>课件出示情境图:三个同学在开心地折小星星,佳佳折了5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7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p><p></p><p></p><p>(1)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p><p>(2)出示问题:怎么列式计算?</p><p>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创设与教材相同的学习情境,不仅复习了连加的实际问题,巩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加深了对连加算理的运用,还自然地引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形成对比,为学习同数连加作铺垫。</p><p>⊙合作探究</p><p>1.教学教材77页例4,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数连加问题。</p><p>(1)师:过了几天后,他们三人又在一起折小星星了。</p><p>课件出示情境图: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6个。</p><p>①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怎么说?</p><p>生1: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p><p></p><p>生2:3个人都折了6个,3个人折的一样多。</p><p>师小结:有3个人,每个人折了6个小星星。</p><p>②你想解决什么问题?</p><p>课件出示: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p><p>③怎么列式计算?</p><p>预设</p><p>生1:6+6=12(个)12+6=18(个)</p><p></p><p>生2:6+6+6=18(个)</p><p>师:第一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相同,那么第二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出示课堂活动卡)</p><p>师:这3个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把它们圈起来。</p><p>(2)结合图示完成表格。</p><p>①出示1个圈,提问:这个圈表示什么?(表示1个6)</p><p>②出示2个圈,提问:这2个圈表示什么?(表示2个6,2个6就是12)</p><p></p><p>③出示3个圈,提问:这3个圈表示什么?(表示3个6,3个6就是18)</p><p>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p><table cellspacing="0" bgcolor="transparent"><tbody><tr><td width="138"><p>人数</p></td><td width="60"><p>1</p></td><td width="60"><p>2</p></td><td width="60"><p>3</p></td></tr><tr><td width="138"><p>数</p></td><td width="60"><p>6</p></td><td width="60"><p>12</p></td><td width="60"><p>18</p></td></tr></tbody></table><p></p><p>④读表格。</p><p>师:表格中的6,12,18分别表示什么?</p><p>生:表示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