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围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p><p>1.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p><p>教学中,教师把计算教学放在各种练习的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同时避免了死记硬背。</p><p>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p><p>将练习融入到复习中,每个内容的练习都有不同的要求,开始只要求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然后加深计算难度。从口算练习到计算正确、迅速,逐步达到笔算练习也能计算正确、迅速。</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p><p>学生准备数字卡片</p><p></p><p></p><p>教学过程</p><p>⊙回顾梳理,激趣引入</p><p>(一)、回顾梳理。</p><p>师:同学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来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p><p>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p><p>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课件分步呈现教材92页的4幅图)</p><p>3.教师小结: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p><p>(二)、交流感受。</p><p>1.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学生自主发言)</p><p></p><p>2.说一说,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p><p>3.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们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全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将这些知识复习一下吗?</p><p>4.明确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吧!</p><p>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让学生简单回顾一下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并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教师引导,复习应用</p><p>(一)、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p><p>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p><p>1.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p><p>(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p><p></p><p>(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的意义却不相同呢?</p><p>(3)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上的几个珠子?百位上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上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p><p>2.复习数的组成。</p><p>(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什么?十位上的5表示什么?</p><p>(2)完成教材95页2题。</p><p>3.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p><p>(1)你会数数吗?我们在数数时可以怎么数?</p><p>引导学生说出: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p><p></p><p>(2)你能用计数器拔出57前面的一个数吗?57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这三个数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怎么排?</p><p>(3)完成教材95页1、3题。</p><p>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应用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p><p>(二)、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p><p>1.夺红旗比赛: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p><p>(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95页4题。</p><p></p><p>(2)学生汇报结果,并检验。</p><p>(3)讨论:</p><p>①这8道题可以分为哪几类?引导学生发现:有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有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p><p>②每一类分别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p><p>③说一说每一类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p><p>设计意图:在练习之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梳理各种计算方法,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p><p>2.完成教材95页5、6题。</p><p>设计意图:这两道题也是“数的运算”的不同形式的练习,教师要注意,在做这两道题前要创设故事情境,如第5题可以用“孙悟空巧变>、<、=”的情境,第6题可以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p><p></p><p>(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p><p>课件呈现百数表。</p><p>1.建构百数表。</p><p>(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张百数表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p><p>(2)完成表格。</p><p>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p><p>(1)横着看,每一行里相邻的两个数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p><p>(2)竖着看,每一列里相邻的两个数的下面的一个数比上面的一个数多10。</p><p>(3)斜着看(从左上到右下或从右上到左下),相邻两个数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1。</p><p>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p><p></p><p>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教材93页1题。</p><p>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数的认识,并综合了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在经历百数表的建构及应用百数表中的规律的过程,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