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43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设计

<p></p><p>导学案设计</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93"><p>课题</p></td></tr></tbody></table><p></p><p>数据收集整理</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有关研究表明:早期经验的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建立进一步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重视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收集和整理数据,体现了多样化与开放性。适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p><p>1.重视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过程。</p><p>本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经历记录数据的过程。记录时除了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录外,还要引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记录,或者分小组合作记录。数据统计之后,设计了各小组之间相互核对数据的环节,以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当记录的数据不一致时,要再次进行数据记录或整理,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p><p>2.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优化记录数据的方式。</p><p>本设计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同时又适时地给予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方法的优化,从而使学生掌握方法,促进发展。</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p><p>学生准备:纸卡</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复习旧知,情境引入。(6分钟)</p><p>1.引导学生回忆分类的有关知识。</p><p>2.情境导入。</p><p>(1)提问:如果给一年级新生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p><p>(2)进一步提问:给全校同学订做校服,应该选哪种颜色?</p><p>3.小结,引出课题。</p><p>1.回忆分类的有关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p><p>2.(1)自由发表见解。</p><p>(2)自由讨论,达成共识:要调查全校同学,范围太广,可以先在班里调查。看班里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p><p>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1.下面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情况统计表。</p><p></p><p>(1)每个“正”字表示几人?</p><p>(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p><p>(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p><p>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5分钟)</p><p>1.学习例1。(课件出示教材2页例1)</p><p>(1)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p><p>(2)师生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中的统计表。</p><p>(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p><p>(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p><p>(5)引导学生分析表格,解决问题,突出统计的意义。</p><p>2.学习例2。(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2)</p><p>(1)出示参赛候选人名单,请同学们公开选举。</p><p>(2)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p><p>①引导学生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提问:用上面举手的方法是否可行?</p><p>②提出投票要求。在纸卡上只能写一名同学的名字,然后扣在桌子上。</p><p>③学习记录方法,引导学生选择统计数据的方法。</p><p>(让3名学生在黑板上记录数据)</p><p>④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记录方法,选出既清楚又方便的记录方法。</p><p>(3)解决问题。</p><p>根据统计结果选出参赛代表。</p><p>1.(1)小组内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汇报: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p><p>(2)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p><p>(3)观察统计表,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p><p>(4)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把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加起来。</p><p>(5)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确定全校同学选择的订做校服的颜色。</p><p>2.(1)自由选举。</p><p>(2)①讨论,汇报选择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及理由。</p><p>生1: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p><p>生2:可以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p><p>②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卡交给小组长。</p><p>③选择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记录数据,部分小组分工合作。</p><p>④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p><p>(3)根据统计表中统计的数据独立分析,解答问题。</p><p>2.下表是二(1)班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小组情况。</p><p></p><p>(1)我最喜欢()小组。</p><p>(2)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p><p>(3)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p><p>(4)喜欢羽毛球小组的有()人。</p><p>(5)喜欢篮球小组的有()人。</p><p>(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p><p>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5分钟)</p><p>1.完成教材4页3题。引导学生观察。</p><p>(1)根据统计情况完成统计表。</p><p>(2)根据统计表回答教材上的问题。</p><p>(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p><p>2.课件出示教材6页7题中的条形统计图。</p><p>(1)引导学生读统计图。说说图中每格表示几份《电视报》,每天的销售情况是怎样的。</p><p>(2)哪天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p><p>(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p><p>(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样表示?</p><p>1.独立完成,集体汇报。</p><p>2.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汇报。</p><p>(1)图中每格表示1份电视报。星期一卖出2份,星期二卖出4份,星期三卖出6份,星期四卖出4份,星期五卖出8份,星期六卖出14份,星期日卖出12份。</p><p>(2)星期六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多,星期一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少。</p><p>(3)自由汇报,提出建议。</p><p>(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表示为:星期一1格,星期二2格,星期三3格,星期四2格,星期五4格,星期六7格,星期日6格。</p><p>3.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情况作了如下记录:</p><p></p><p>(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p><p></p><p>(2)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p><p>(3)这个月中阴天有()天。</p><p>(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天。</p><p>(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天。</p><p>(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p><p>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p><p>1.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p><p>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3.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