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43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p></p><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计算,设计有效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运算能力。</p><p>1.围绕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p><p>复习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因此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围绕十进制概念进行复习。从计数器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大小和计数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p><p>2.通过计算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计算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习混合运算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注重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计数器算盘</p><p>教学过程</p><p></p><p></p><p>⊙引入课题,明确目标</p><p>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p><p>⊙分工合作,梳理知识</p><p>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p><p>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p><p>(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的。</p><p>(2)再看一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p><p>(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来。</p><p>3.展示知识结构。</p><p>(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寻找整理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p><p>(2)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p><p>混合运算</p><p>万以内数的认识</p><p></p><p>4.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p><p>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p><p>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和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好评,学生从教师欣赏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p><p>⊙复习重点,强化提高</p><p>1.复习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p><p>(1)课件出示算式。</p><p>68-19+2023÷6×8 64-56÷7</p><p>(2)小组交流:这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p><p>预设</p><p>生1:它们都是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p><p></p><p>生2:前2个都是同级运算,第3个是两级运算。</p><p>(3)组内交流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分别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汇报。</p><p>预设</p><p>生: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p><p>(4)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p><p>2.复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p><p>(1)课件出示算式。</p><p>81-(40-24)(18+36)÷9</p><p>(2)小组交流:这2个算式和刚才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p><p></p><p>预设</p><p>生:这2个算式都带小括号,计算时要注意先算括号里面的。</p><p>(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p><p>3.复习解决问题。</p><p>(1)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p><p>(2)引导学生汇报明确:</p><p>①找出已知条件。</p><p>②根据题意画图分析。</p><p>③解答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p><p>④完成后,用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并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p><p>(3)完成教材117页8题。</p><p>①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分析。</p><p>②列式计算,集体订正。</p><p>4.复习2023以内数的认识。</p><p></p><p>(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往左,依次说一说各数位的名称及其计数单位。</p><p>(2)在计数器上任意拨一个三位数,指名口述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p><p>(3)小结: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千以内的数,如657、609、900。</p><p>(4)先指名读一读,再集体齐读。</p><p>(5)课件出示一百二十七 、三百、六百零五。指名口述这些数的组成,学生先独立写数,然后集体订正。</p><p>(6)小结: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