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42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p></p><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p><p>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p><p>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p><p>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p><p>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p><p>课前准备</p><p></p><p></p><p>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p><p>学生准备计数器</p><p>教学过程</p><p>⊙情境导入,激发兴趣</p><p>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p><p>(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p><p>(2)学生尝试读数。</p><p>(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2023米,铁路桥长2023米。</p><p>2.揭示课题。</p><p>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p><p></p><p>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p><p>⊙探究新知,引导发现</p><p>(一)教学例5。</p><p>1.复习数数的方法。</p><p>(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p><p>(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p><p>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p><p>(1)引导学生先观察例5中的正方体木块,然后数一数。</p><p>(2)学生集体交流数数的方法。</p><p>(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p><p></p><p>(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板书)</p><p>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p><p>(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p><p>(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思考: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p><p>(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该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p><p>(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p><p></p><p>4.整理数位顺序表。</p><p>(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位。</p><p>(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p><p>(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p><p>(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p><p>(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p><p>(4)展示学生制作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顺序表时要注意什么。</p><p>(注意数位顺序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p><p>(5)指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p><p></p><p>(6)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