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组合》导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3"><p>课题</p></td></tr></tbody></table></p><p>简单的组合</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使学生学会找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是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p><p>1.突显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化。</p><p>本节课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如:通过吃早餐,搭配衣服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组合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取这些学生熟悉的内容,易于学生把握问题结构。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和思考,使学生能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为较好地掌握新知作铺垫,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p><p>2.借助直观操作解决问题,降低学习难度。</p><p>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要用图示展示解题思路和组合的规律,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及时展示他们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寻找解题的最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促进作用。</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若干张卡片</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激趣引入。(4分钟)</p><p>1.课件出示问题:早上起来,妈妈为丽丽准备了早餐。</p><p>牛奶豆浆蛋糕油条饼干</p><p>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有多少种选法?</p><p>2.导入新课。</p><p>上面的问题属于简单的组合问题,这种类型题要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p><p>1.读题,理解题意,试着解题,小组之间交流答案。</p><p>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p><p>1.猜一猜。</p><p>小兔、小狗、小猫进行赛跑。赛跑结束后小猫说:“我不是第一。”小兔说:“我在最后。”它们中()是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p><p>二、探究新知。(20分钟)</p><p>1.探究简单组合的解答方法。</p><p>(1)组织学生先在卡片上写上饮料和点心的名称,再动手摆一摆,把每种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画一画,连一连。</p><p>(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记录才比较清楚,做到不重复、不遗漏。</p><p>2.综合应用,提高深化。</p><p>课件出示教材102页例2。</p><p>(1)引导观察,获取信息。</p><p>(2)引导学生尝试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不同的上装和下装,探讨不同的穿法。</p><p>(3)用课件演示学生的每一种搭配方法。</p><p>(4)引导学生明确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p><p>3.组织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搭配结果。</p><p>1.(1)按老师的要求小组合作,动手摆卡片,记录结果,然后全班汇报最佳方法:</p><p></p><p>(2)交流总结:先把一种饮料和每一种点心分别连线,再把另一种饮料和每一种点心分别连线。</p><p>2.(1)观察主题图,汇报获得的信息:有两件上装、三件下装。</p><p>(2)尝试用符号或字母独立实践操作,用连线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p><p>(3)交流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p><p></p><p></p><p>(4)小组派代表汇报: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顺序连线。</p><p>3.尝试计算,得出结论:可以列式为3+3=6(种)或3×2=6(种)。</p><p>2.填一填。</p><p>(1)小华有两条裙子,三件上衣,她可以有()种穿法。</p><p>(2)甲、乙、丙三人在一次聚会上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手()次。</p><p>3.连一连: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1件)</p><p></p><p>4.选一选:每两种水果装一盘,可以有()种装法。</p><p></p><p>A.5 B.6</p><p>C.3 D.2</p><p>三、巩固练习。(11分钟)</p><p>1.完成教材104页1题。</p><p>2.佳佳从100元、50元、10元、5元钱中拿走两张,她最多可以拿走多少钱?</p><p>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问题的答案,并汇报结果。</p><p>2.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p><p>5.从小美家经过小惠家到小冰家,有多少种走法?</p><p></p><p>四、课堂总结。(5分钟)</p><p>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作业。</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br /><p>教师批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