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所学的观察物体属于第二学段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观察物体的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而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有看、想、做的活动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p><p>1.摆一摆,生成观察资源。</p><p>例1呈现了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搭而成的一个几何组合体,由于只是若干个拼搭形式中的一种,给学生提供的观察资源过于有限,不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例1时,放手让学生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动手拼搭,从而生成多种观察资源,使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搭成的几何组合体,丰富了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表象。</p><p>2.多种感官参与,形成表象。</p><p>在学生摆一摆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搭的几何组合体时,我先让学生依次从前面、上面、左面认真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一摸看到的面,然后说一说看到的面的形状,再闭眼想一想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以是草图),并与同桌交流。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从各个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表象。</p><p>课前准备</p><p></p><p></p><p>教师准备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p><p>学生准备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体</p><p>教学过程</p><p>⊙创设情境,生成问题</p><p>师: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了好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p><p>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同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p><p>生:方便大家全面观察。</p><p>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哪几个位置观察物体?</p><p>生: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p><p>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p><p>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状态。</p><p>⊙探索交流,解决问题</p><p>1.教学例1: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1情境图)</p><p></p><p>明确要求:</p><p>(1)请同学们各自拿出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在自己的课桌上用这4个小正方体摆成例1的几何组合体。</p><p>(2)摆好后,先观察这个几何组合体的前面,再站在它的正前方从上面观察,最后到它的左面进行观察。(注意在前面和左面观察时视线要与几何组合体保持水平)</p><p>(3)观察以后用手摸一摸自己看到的面,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p><p>(4)动笔画一画你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以是草图)</p><p>学生自由观察,然后汇报。(学生汇报的时候要先把拼搭的几何组合体展示出来,然后看着组合体汇报。以例1中摆出的几何组合体为例)</p><p>生1:我是站在几何组合体的前面观察的,看到一个面,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p><p></p><p>生2:我是站在几何组合体的正前方从上面观察的,看到的是一个像手枪一样的面,是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p><p>生3:我是站在几何组合体的左面观察的,也看到了一个面,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p><p>生4:我发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p><p>2.小结:同学们在不同位置对几何组合体进行了观察,知道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p><p>3.解决问题。</p><p>(1)你能根据你看到的形状及你的推理想象判断例1中的三幅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吗?</p><p>生1:第一幅图是小华从左面看到的。</p><p>生2:第二幅图是小华从前面看到的。</p><p>生3:第三幅图是小华从上面看到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