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快乐教育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快乐。而快乐常常与兴趣联系在一起,兴趣使人产生钻研、探索、创新的愿望,从而激发快乐。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p><p>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大小有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2.关注学生个体,自主获取新知。</p><p>《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得出0.1 m=0.10 m=0.100 m,并通过观察归纳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引导学生自学例3、例4,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p><p></p><p></p><p>3.巩固应用,练习形式多样。</p><p>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练习题设置形式多样,梯度合理,既有基础练习,又有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深化了所学知识。</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片数位顺序表</p><p>学生准备水彩笔米尺</p><p>教学过程</p><p>⊙创设情境,课前质疑</p><p>师:小明的爸爸最近开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想请大家帮忙设计价签,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出示中性笔和笔袋)每支中性笔2元5角,每个笔袋8元,价签该怎么写呢?(出示几种写法:2.5元、2.50元、8元、8.00元,引起争论)</p><p></p><p>师: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价签一般是这样的:2.50元,8.00元。2.5元和2.50元都表示2元5角吗?8元和8.00元相等吗?</p><p>生:2.5元和2.50元都表示2元5角,8元和8.00元相等。</p><p>师:为什么会相等呢?上完今天这节课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p><p>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做出数学猜想,以此猜想引领全课。</p><p></p><p>⊙探究新知</p><p>1.探究小数的性质。</p><p>(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等式成立。</p><p>1()=10()=100()</p><p>①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指名汇报。</p><p>预设</p><p>生1:1元=10角=100分。</p><p>生2:1 m=10 dm=100 cm。</p><p></p><p>生3:1 dm=10 cm=100 mm。</p><p>②出示课件,一边讲解一边动画演示。</p><p></p><p>因为1 dm=10 cm=100 mm,所以0.1 m=0.10 m=0.100 m。(板书:0.1 m=0.10 m=0.100 m)</p><p>(2)提问:根据0.1 m=0.10 m=0.100 m,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小组活动进行探究。(出示课堂活动卡)</p>
页:
[1]